雜誌簡介: 臺灣自然人文的環境豐富多樣,孕育了8座美麗又深具生態意義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裡的自然風景、山光水色、蟲鳴鳥叫、歷史人文、歲時祭典等皆令人流連忘返,透過每期國家公園季刊希望引導讀者體驗不同季節、不同主題的國家公園之美,並更深入了解國家公園在保育與研究上的努力與成果。本年度季刊採用全新的版面安排、精美的圖片解說、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更增加英文摘要版本,希望讓國內外民眾一同體驗臺灣國家公園之美。
簡介
本期內容簡介
為自己做保育
《黑熊來了》、《山椒魚來了》、《守護黑面琵鷺》……這幾年我們能在電影院內欣賞這些動物們的美麗身影,是因為許多人2、30年來在保育行動上的戮力付出,不過,保育不僅僅是為了物種、生態、環境的續存,作為生態、環境一部分的我們,其實,做保育也是為了拯救自己。
沒有乾淨的水、健康的土壤、穩定的生態系統,人類無法生存,因此,在「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海洋及陸域生態保育便占其中2項,但我們該怎麼做?2022年3月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第5屆會議中指出,「自然解方」是全球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行動。
會議更強調「自然解方」不僅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地退化、糧食安全等挑戰,甚至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健康。本期封面故事將深入介紹「自然解方」的概念及案例,以及墾丁國家公園如何透過與不同機關團體合作,實踐珊瑚和紫斑蝶保育,並推動友善農業和市集,讓更多人一同參與保育行動,將永續夢想一步步化作現實。
封面故事1
自然解方的8組關鍵字|鄭之雅
封面故事2
生存危機的自然解方|鄭之雅
封面故事3
墾丁海陸空復育記|黃詩茹
為自己做保育
《黑熊來了》、《山椒魚來了》、《守護黑面琵鷺》……這幾年我們能在電影院內欣賞這些動物們的美麗身影,是因為許多人2、30年來在保育行動上的戮力付出,不過,保育不僅僅是為了物種、生態、環境的續存,作為生態、環境一部分的我們,其實,做保育也是為了拯救自己。
沒有乾淨的水、健康的土壤、穩定的生態系統,人類無法生存,因此,在「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海洋及陸域生態保育便占其中2項,但我們該怎麼做?2022年3月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第5屆會議中指出,「自然解方」是全球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行動。
會議更強調「自然解方」不僅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地退化、糧食安全等挑戰,甚至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健康。本期封面故事將深入介紹「自然解方」的概念及案例,以及墾丁國家公園如何透過與不同機關團體合作,實踐珊瑚和紫斑蝶保育,並推動友善農業和市集,讓更多人一同參與保育行動,將永續夢想一步步化作現實。
封面故事1
自然解方的8組關鍵字|鄭之雅
封面故事2
生存危機的自然解方|鄭之雅
封面故事3
墾丁海陸空復育記|黃詩茹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臺灣自然人文的環境豐富多樣,孕育了8座美麗又深具生態意義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裡的自然風景、山光水色、蟲鳴鳥叫、歷史人文、 歲時祭典等皆令人流連忘返,透過每期國家公園季刊希望引導讀者體驗不同季節、不同主題的國家公園之美,並更深入了解國家公園在保育與研究上的努力與成果。 本年度季刊採用全新的版面安排、精美的圖片解說、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更增加英文摘要版本,希望讓國內外民眾一同體驗臺灣國家公園之美。
臺灣自然人文的環境豐富多樣,孕育了8座美麗又深具生態意義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裡的自然風景、山光水色、蟲鳴鳥叫、歷史人文、 歲時祭典等皆令人流連忘返,透過每期國家公園季刊希望引導讀者體驗不同季節、不同主題的國家公園之美,並更深入了解國家公園在保育與研究上的努力與成果。 本年度季刊採用全新的版面安排、精美的圖片解說、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更增加英文摘要版本,希望讓國內外民眾一同體驗臺灣國家公園之美。
本雜誌收錄卷期
(目前共有110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