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文學 [第754期]:張謇與弔唁孫中山輓聯

點閱:2

作者:傳記文學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25.03

出版社: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最新發刊 : 2025-03-01

雜誌類型 : 月刊



雜誌簡介: 「傳記文學」熔史學與文學於一爐,為歷史保存史料,替文學開創新路,數十年來已有輝煌的成績。傳記文學自西元 1962年創刊,至今逾五十六年,已出刊682期(現仍繼續出版發行)。雜誌於每月一日出版,未曾間斷。現已發表傳記文字與民國史料兩萬多篇,字數逾億。本著「為史家找材料,為文學開生路」宗旨,以輕鬆雋永的文學筆法寫嚴肅的近代真人真事,為國家存信史,為名人留偉績。主要內容包括自傳、評傳、年譜、回憶錄、名人日記、重要手蹟、珍貴史料、史事研究等,是中國現代史最豐富的寶庫,是海內外史學界公認的「民國史長城」。
傳記文學是我國學術界公認最缺乏而最不發達的一門學問。《傳記文學》雜誌的創刊,就是希望以持續不斷的努力,來開墾與耕耘這塊表面荒蕪而蘊藏豐富的園地。
「傳記文學」在台灣學術界與國史館、黨史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量齊觀,鼎足而四,素有「野史館」之稱。無論對大陸、對台灣而言,「傳記文學」均可謂「以一人而敵一國」。為了發掘更多的傳記文學寶藏,也為了滿足廣大讀者對傳記文學書籍的渴求,我們在期刊以外,另外編印「傳記文學叢書」,為《傳記文學》雜誌的結晶,也可以說是發行較久的期刊必然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將隨雜誌的發行而陸續編印。

本期內容簡介

第 754 期(2025.3):張謇與弔唁孫中山輓聯
 
封面簡介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然而,國內外局勢卻未能穩定下來,隨著袁世凱的擴權,全國各地的革命黨人發起了二次革命討伐之,最終因實力懸殊而功虧一簣。民國初年具有政治影響力的實業家暨教育家張謇,在弔唁孫中山辭世時,以輓聯回顧這段過往,當中的「採擇芻蕘」,透露出他與孫中山之間對於民國肇建後的未來走向,有著諸多理念的歧異,「革命軍起,革命黨消」的口號,更是一大爭論。今年是孫中山逝世百年,本期將向讀者介紹張謇所稱的「芻蕘之見」與民初政局之關聯。
雜誌簡介
 
「傳記文學」熔史學與文學於一爐,為歷史保存史料,替文學開創新路,數十年來已有輝煌的成績。傳記文學自西元 1962 年創刊,至今逾五十六年,已出刊682期(現仍繼續出版發行)。雜誌於每月一日出版,未曾間斷。現已發表傳記文字與民國史料兩萬多篇,字數逾億。本著「為史家找材料,為文學開生路」宗旨,以輕鬆雋永的文學筆法寫嚴肅的近代真人真事,為國家存信史,為名人留偉績。主要內容包括自傳、評傳、年譜、回憶錄、名人日記、重要手蹟、珍貴史料、史事研究等,是中國現代史最豐富的寶庫,是海內外史學界公認的「民國史長城」。
 
傳記文學是我國學術界公認最缺乏而最不發達的一門學問。《傳記文學》雜誌的創刊,就是希望以持續不斷的努力,來開墾與耕耘這塊表面荒蕪而蘊藏豐富的園地。
 
「傳記文學」在台灣學術界與國史館、黨史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量齊觀,鼎足而四,素有「野史館」之稱。無論對大陸、對台灣而言,「傳記文學」均可謂「以一人而敵一國」。為了發掘更多的傳記文學寶藏,也為了滿足廣大讀者對傳記文學書籍的渴求,我們在期刊以外,另外編印「傳記文學叢書」,為《傳記文學》雜誌的結晶,也可以說是發行較久的期刊必然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將隨雜誌的發行而陸續編印。
  • 編輯室手記(p.1)
  • 本期特稿 從弔唁孫中山輓聯,試探張謇的「芻蕘之見」(p.4)
  • 白色紀事 蔡孝乾省工委在二二八及其後續的戰鬥(下)(p.46)
  • 紅色記憶 一份舊檔案揭開我父母親歷的反右往事(p.64)
  • 稿約、不退稿啟事(p.74)
  • 東南亞史 功高震主的泰國財閥塔信家族(中)(p.108)
  • 隨筆漫談 台灣南島語言研究國際化的主要推手(p.125)
  • 文人軼事 簡宛、石家興伉儷的愛、學習與生活(p.131)
  • 史料與史學 中央工作日記(二二五)(p.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