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449期]:文學創作者的生存指南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23.03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台灣在清代以前已有「文人」的出現,但對這些古典文人來說,文學僅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但不是「職業」,也未必是「志業」。一九二○年代「新文學」興起後,確實出現了一批能寫小說、新詩的寫作者。但對這些人來說,文學是宣傳社會運動的手段,因此他們也很少自認為是「作家」。直到一九三○年代,作家楊守愚寫了〈就試試文學家生活的味道吧〉等一系列小說,台灣才終於出現了「作家」這種身分:以寫作換取收入、搏得名聲,將文學視為自己的職業與志業。
本期「就試試文學家生活的味道吧」專題,便借前輩小說家楊守愚的標題為典,策畫一系列篇章,試著呈現文學夢想之下,文學人諸種「與生活搏鬥」的經驗。
專題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先從「作家」這個身分談起,主題是「成為作家是什麼體驗?」。我們邀請兩位2022年才出書的新人作家寺尾哲也和林楷倫,來談談最新鮮熱辣的經驗。第二部分則以「工作」為主軸,策畫「具體來說,作家是這樣工作的」。我們邀請鄧觀傑、黃崇凱及楊双子三位以不同策略延續文學路的作家,分享自身經驗。第三部分是「理想情況下,作家的盟友們」,我們邀請了與作家會有業務往來的專業人士,談談他們對新人作家的意見。第四部份,則由陳雪與薄懷武的對談側記從各種走跳江湖的「鬼故事」開始講起,分享了文學創作者應有的自保手段。
楊守愚的小說發表已近百年,這段時間的台灣文壇有變得更好嗎?未來的文學環境還能再更進步嗎?世事難以逆料,但可以努力:就讓我們先從揭露資訊、彼此坦誠討論開始吧!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與TSO有約︱巴比雅峽谷上沒有紀念碑…葉夫圖申科的〈巴比雅〉和蕭斯塔科維契的〈第十三號交響曲〉
  • ︱作家關懷列車︱詩的佳音,聖誕盛開──府城訪詩人夐虹與林宗源側記
  • ︱特別報導︱華語經典散文與翻譯的旅行──第35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評審側記
  • ︱作家收藏︱〈睹物更思人〉向夢的水手!──懷念謝筱良
  • ︱談文論藝︱回家以後
  • ︱我們的文學夢︱夢想可能是牢籠──顏擇雅的文學夢
  • ︱草原副刊︱溪畔的維度
  • 島嶼串流 屏東、澎湖、花蓮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