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 2025/01/02 [第1974期]:被告的复仇

点阅:3

并列题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闻周刊编辑部编著

出版年:2025.01

出版社:新新闻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台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70

附注:周刊

本期内容简介

【封面故事】被告的复仇

柯文哲案北检大挫败 沈庆京委任律师还具状要求法务部查检察官
台北地检署侦办京华城案、政治献金案于12月26日依贪污等罪嫌,将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前台北市副市长彭振声、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台北市议员应晓薇等11人起诉,其中对柯文哲求刑总计28年6个月。但27日凌晨北院针对是否接押柯文哲等人做出裁定,结果检方大挫败,5被告全部交保,沈庆京交保金额最高4000万元,柯文哲为3000万元。
柯文哲等人被羁押4个月以来,民众党的民调跌到个位数,说民众党及柯文哲被打到趴并不为过。............

◎林益民

〈完整内容请见新新闻1974期〉
杂志简介
 
《新新闻》创刊于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讨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国际关系,并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闻性周刊;由一群拥有二十多年新闻历练的专业人士所创办。
 
取名《新新闻》的用意,是希望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有别于《旧新闻》,因为,《新新闻》创刊时的台湾社会上尚在戒严时期,台湾的新闻仍多限制与禁忌, 意见市场尤其充斥着国民党说法,而反对人士掌控的媒体,在极端中也不具备专业水准,遂致新闻无法呈现原貌,整个舆论版图为偏狭的、零碎的旧新闻所侵占。 《新新闻》期望发挥媒体的中介精神,使新闻的真貌还原,让意见市场不再扭曲。
 
自创刊以来,《新新闻》秉持着接受公共信托、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为依归,并接受社会力量的监督。《新新闻》企图希望透过新闻媒体,对民主的成长发挥积极的助力。
 
《新新闻》不属于任何政治团体或是财团,超然于一切党派之外,《新新闻》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广大的社会力量。
 
《新新闻》取材的标准是:新闻自由、政治民主及社会公义。透过这三个标准,《新新闻》呈现出来的风格,在台湾这个体制及环境下来看,显得极富冲突及争议,而这正也是《新新闻》的目的,透过这些冲突与争议彻底将社会底层的病根找出来,再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新新闻》在内容呈现上,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两岸关系」、「国际关系」;同时也兼顾中央与地方的差距,试图有所消弭。
  • 司法橱窗 没在怕!找总统府、行政院撑腰 送钱给郑文灿的他还直接打电话给法务部长
  • 政坛透视 「女版侯友宜」能赢赖清德?国民党冲冲冲她置身事外 卢秀燕共主地位不稳
  • 美中争霸 中国版「小院高墙」政策冲击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最新稀土出口禁令,波及美军武器供应链
  • 世界与台湾 一文看懂巴拿马运河争议:川普为何口出狂言?通行费真的太高?拉美已成中美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