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2016年10月號]:誰知稻粒粒皆辛苦

點閱:1

作者:鄉間小路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6.10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原刊名為:農業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誰知稻粒粒皆辛苦
 
台9號.益全香米.桃園3號
蓬萊仙島有好米
全國名米冠軍賽╳究極炊飯大解密!
千挑萬選吃好米
本土農企業.有機栽培.貢寮水梯田
田間農事各有精采!
氣候變遷下的稻米種植對策
未來米的遙想
溫偉毅╳陳朋修
苦盡甘來的從農之路
 
一粒一粒亮晶晶
米,你我再也熟悉不過。每天入口的飯、偶爾解饞的粿、祭祀的糕點⋯⋯當米香在口舌間化作甜味時,似乎很少想過:米,其實得來不易。
而在我們著手製作以米為題的封面故事時,當然有想過米的珍貴,但深入後才知道今天我們碗中粒粒,豈止得來不易,由於無數人智慧、青春與汗水的付出,經過多次育種研發、栽種改良,透過評比、競賽激發更多良質米的誕生,才換得晶透Q彈的白米飯。
本期封面故事中,先考究了臺灣米身世,才知源遠流長,在4800年前臺灣已開始種植稻米;接著向各單位索取了各種米樣本進棚拍攝,微觀各經典好米的姿態與晶亮後,又是驚奇;從插秧起,農夫們便汗滴禾下土,有的種出高品質、有的堅持有機、有的友善生態⋯⋯至此的感動,只有「粒粒皆辛苦」能深刻表達。
於是,我們虔誠地將生米煮成熟飯,帶大家進入米食的世界,從傳統米食到創意米料理,從米的文化到野望,更精彩的是對未來米的遙想,原本只是一絲針對氣候變遷後的科幻好奇,在拜訪盧虎生教授後,經過來回多次的修改、繪製,竟是接近真實的未來稻米,而非純粹想像。「這簡直是IRRI的標準!」、「不,這是好萊塢的製作水準。」編輯部的同仁看著未來稻的圖片感慨紛紛,真是辛苦了繪製的同事。
在校稿的同時,我發現自己一直被呼喚著,原來我的名字多次出現用以形容米的透亮,到底有幾次呢?一直無法專心數完,因為本期無論文字與照片都引人入勝,讓人不禁跌入一段段米故事中,無法自拔呀!

雜誌簡介
 
豐年社於民國80年發行《鄉間小路》月刊,以生活雜誌的型態,
讓本土農業走進每一個家庭之中;因為農業除了追求經濟性生產之外,
有必要讓農業外的人,認識不同價值觀念的生活型態。
 
《鄉間小路》一路抱持著 If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的理念,以軟性為訴求,以趣味性與感性為賣點,以節令蔬果、養生保健、環境生態、生活園藝及鄉村旅遊為主要內容,向消費者推薦高品質的三生農業,表現農村的活力、自然與尊嚴;讓農業與生活結合,讓城鄉更為親近。
 
《鄉間小路》關心日常生活,報導依節氣生產的食材,蒐集圍繞在餐桌旁的隨意言談和深刻記憶,想像彼此共同的、可實踐的未來。
說她是臺灣最早的農業生活刊物,一點也不為過。二十年來,《鄉間小路》踏實地在寶島上生活,持續記錄在鄉間遇見的美好事物,始終抱持「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的生活態度,每月定期和讀者分享當令農作滋味與在地生活智慧。

  • FEATURE 當黃豆變身豆腐,登上舞台展演時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