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6/10/27 [第1547期]:反對勢力作梗 小英的國機遲遲無法升空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6.10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精采內容
【封面故事】反對勢力作梗
小英的國機遲遲無法升空
 
軍事投資大減百億元,退役將領質疑原因不單純
漢翔搶食高教機訂單,要面子也要裡子
 
【焦點】江耀宗不甩林全,占了高鐵又想中鋼
【焦點】國安局長彭勝竹重啟玉山幫升官路
【政治】小英民調低,賴神全台跑圖什麼
【賠錢接生風波】名醫臉書貼文,讓健保給付又陷熱戰
【財經】八十歲的陳飛龍要繼續締造黃金十年
 
【封面故事】反對勢力作梗
小英的國機遲遲無法升空
部分立委、空軍看不上漢翔,經濟部如意算盤恐撥錯
 
新一代高教機採購計畫,歷經新政府數月討論,遲遲未決。雖然「國機國造、自研自製」的大方向獲得蔡總統堅定支持,但國防部仍有一派滿堅持「洋機國造」,而經濟部評估報告,也有「助拳」之嫌。
從國防自主的角度來看,「國機國造」的好處顯然優於「洋機國造」;但從研發風險的角度思量,則情況剛好反過來。消息滿天飛的狀況下,為免傷及三軍統帥的威信,國防部日前特別表示,國防部已完成新式高教機自研自製整備,但卻未透露將採購何種機種。目前看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空軍新一代高教機籌獲時程恐因此延後。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兩岸 六中全會如何打破中共政治繼承慣例 習近平不想下台 藉反腐集權鞏固核心
  • 小旅行 唱一段追想曲,唱一段安平謠 走進台南 見證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