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月刊 [第86期]:陸儼少專輯

點閱:1

並列題名:Daguan monthly

作者:大觀月刊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6.11

出版社: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32

本期內容簡介
 
流行‧古風 文.陳麗玲
NO.86‐2016年11月
 
現在流行什麼?當周邊的人不停討論,不管是現象或話題,那就是我的流行。
Bob Dylan,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名單。報載,「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是得獎原因。由兼具「歌手、作曲人、藝術家、作家」多重身分的人物得獎,可能是第一次。不斷收到不同社群轉傳〈Blowin' in the wind〉歌詞、提供不同版本的YouTube點閱連結、討論得獎的意見,Bob Dylan 潮看來正流行。
討論中的還有今年金鐘獎最佳戲劇獎,獎落改編自白先勇同名小說作品《一把青》。年輕時不只一次拜讀作品,戲劇與原著,多半我偏好後者,此劇吸引我的,卻是螢幕所呈現那年代的妝髮衣著與氛圍,正如《花樣年華》令我迷戀不已一般。而一位來自上海的年輕人,只因在臺灣嘗了熱騰騰的燒餅油條,回上海即用「桃園眷村」為招牌開了一家豆漿店。這家開在LV旁的文青風小店,生意做成做大,沒有別的學問,就是用流行的臺灣情懷,賣「小時候的味道」。
對「The Good Old Days」的記實、想像或誇大,以及對於舊時生活方式、當年流行事物與語彙的著迷,是「懷舊」。懷念古風成了這幾年的流行。
本期「翰墨名家」作者以「法取宋元‧變之明清」為陸儼少的畫作下標題。早師王同愈,後入馮超然門下,留白與積墨的「陸氏山水」脫胎於畫譜自學及名作臨摹。文中提到讓他接觸明清以前經典作品的兩次觀展經驗,對其創作產生關鍵的影響。「二居」無疑是「嶺南畫派」的先河,鮮明的個人風格、獨樹一幟的畫法,影響該地區繪畫甚廣甚遠。引述潘飛聲「……南田後,惟先生(居巢)無愧色也」,闡明其(師承)在惲壽平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有成。紮根與變革,形成個人特色,在這些畫家作品中有著異與同的痕跡。晚明畫壇幾個代表人物,都以仿古為尚。天津博物館「晚明繪畫作品展」的論述〈晚明繪畫之基本面貌與特徵〉將分上下兩期刊載。
佛教立國的政權在歷史上不少見,佛教也影響了整個亞洲文化,特別是中、日、韓三國。京都泉屋博古館展出的「高麗時期佛畫特展」專文,以及雲南館藏「大黑天像」介紹,都透過文物畫作的比對與考證,看到當時人們對流行宗派的不同信仰,如何反應在神祇的獨特組成與造形,這是文化中的異與同。本期還有編輯群的秋拍觀察,以及藉訪港之便所作的香港當期展覽報導。
第一輪秋拍結束,由十一月的各家接棒,似乎穩中求變,才能力抗景氣不明。大觀藝術空間開幕,讓我有「創造流行,何妨從古出發」之感。再思蘇富比秋拍落槌的當代水墨畫作以及Bob Dylan 得獎原因,可能會找出一些關聯。

雜誌簡介
 
《大觀》月刊是中國古典藝術刊物的新品牌。由資深編輯群和專業作者攜手,向讀者推薦不可錯過的展覽、須要掌握的新知,並以豐富多元的主題和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書畫文物專業知識,引領讀者循序漸進步入中國藝術美的世界。對於有心晉身藏家行列的讀者,市場即時報和專家精闢分析則是極佳參考。

  • 【編輯箚記】流行‧古風
  • 【大雅可觀】雲心石面‧掌上乾坤 明清文人篆刻的興起與流派繁衍
  • 【文房之寶】文房所蓄‧多臻妙美 筆洗
  • 【吉金鑑古】新莽貨幣貶值實證
  • 【市場觀察】香港蘇富比二O一六秋拍觀察
  • 【展藝錄】展藝錄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