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6/11/10 [第1549期]:環保悲歌 政府付錢 屠殺土地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6.11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精采內容
【封面故事】環保悲歌 政府付錢屠殺土地
 
再不設法處置,半年後南台灣將被底渣塞爆
環保馬路路基竟成土地汙染源
 
【焦點】九案纏身,各界猛攻,北檢十強傳訊馬英九的日子不遠了
【政治】怯戰內閣!有勞總統親自管菜價
【政治】精準地價讓內閣國會地方都著火
【新南向政策】新南向KPI曝光,爭取中國善意入列
【財經】檢調介入,中電董監改選掀波瀾
 
【封面故事】環保悲歌 政府付錢屠殺土地
再不設法處置,半年後南台灣將被底渣塞爆
 
9月初,承包中南部焚化爐底渣再處理廠映誠公司負責人因詐欺罪被收押。
跟廠商簽約的南部縣市首當其衝,面臨「底渣無處去」的危機,據屏東、台南
環保局評估,若現狀無法解套,最多只能再撐半年。
這場官司,除了將存在已久的汙染問題翻上檯面,更是新政府大力推動循
環經濟的巨大擋路石。還有前政府官員私下表示,若此案最後真以詐欺案定
讞,類似案例都可能會「出事」,層層把關的相關單位恐逃不過責任⋯⋯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司法 確保公正,須交代身家財產、社交活動 法國司法官偽填利益申報書得刑三年
  • 小旅行 吃海蟹總向海港行,啖毛蟹宜往山林去 又到蟹天蟹地的美食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