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月刊 [第88期]:雞鳴春曉 專輯

點閱:1

並列題名:Daguan monthly

作者:大觀月刊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7.01

出版社: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32

本期內容簡介
 
之最‧醉之
 
那日第一次搭高鐵到嘉義,一個昔稱諸羅、坐落在北廻歸線上的地方。嘉義站內的空間規畫與動線,竟讓我有似曾相識之感。也是第一次到嘉義的同學,驚奇地說,跟臺南站一模一樣啊!
天很熱,南院不開館的這一天,因「日本美術之最」記者會及開幕茶會而有了人聲足沓。坐在開幕茶會的大廳,眼望四方,沒有一片門窗乾淨透亮。我憶起數年前參觀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的經驗,仰頭望著同樣的天藍,映在一片片亮透透的玻璃上,晃著晃著,像醉了的感覺。
能稱「之最」,必有其能稱之的特點。分成六個單元,預定展出精選一百五十一組件的特展,是涵蓋大跨度時代、完整呈現日本文化藝術發展的合作交流展。一件件精美的藝術文物自身說著久遠的故事,讓人望之醉之。當臺灣因轉型與國際限制越來越不被看見之際,透過藝術文化交流與世界對話,極其寶貴。
從僅僅展示文物藝術精品轉向文化脈絡梳理,成了各大博物館的策展方向。本期刊錄的浙江省博「漂海聞見‧十五世紀朝鮮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亦是這樣的努力,「詩賦外交」是當時大明一朝與朝鮮間最具特色的文化交流內容。
〈大明幽藍‧浮梁翠色〉介紹明淨淡雅的中晚期青花瓷。成化、弘治、正德三代皇帝不同的個性影響官窯青花的審美品味及燒造狀況。加上本地青料受到重視,以淺淡柔雅著稱,紋飾描繪也一改前朝技法,極具辨識度。中研院史語所「安陽隋唐墓出土瓷器特展」,則多見造型豐富、工藝精美、製作精巧、富時代特徵的珍瓷。
張大千曾於孫家勤的人物畫上題有「汲五代三唐,能起八代之衰,吾晚年得此才,吾門當大」之語。因著與文化大學的淵源,華岡博物館正展出館藏孫家勤教授人物、山水、花鳥,以及張大千先生指導繪製臨摹的敦煌壁畫線描稿復原作品。同以捐贈為本,蘇州博物館則有「煙雲四合─清代蘇州顧氏的收藏」,選取顧氏四世、四房藏品之部分精華。藏家的過眼雲煙,透過捐贈入館,成了全民的無價珍寶。
那日離開南院時,迎面而來的落日景象與兒時記憶中的嘉南平原夕陽一樣,讓人沈醉。晨昏有序、四季更迭,歲入丁酉雞年,《大觀》以雞文化獻吉賀年,書寫雞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除了吉祥、光明、創世之兆,還有文、武、勇、仁、信五種美德。社會多元、價值混亂、時勢詭變,總有一股安定的力量,引領我們走向更新萬象,那是藝術文化裡的內涵及養分。

雜誌簡介
《大觀》月刊是中國古典藝術刊物的新品牌。由資深編輯群和專業作者攜手,向讀者推薦不可錯過的展覽、須要掌握的新知,並以豐富多元的主題和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書畫文物專業知識,引領讀者循序漸進步入中國藝術美的世界。對於有心晉身藏家行列的讀者,市場即時報和專家精闢分析則是極佳參考。

  • 【編輯箚記】之最‧醉之
  • 【縱橫大觀】刻印不給‧以錐畫之 中國青銅器上的早期刻紋畫(下)
  • 【考古析辨】色呈青黃‧扣之有聲 原始瓷鏤孔長頸瓶功用探微(上)
  • 【藍白輝映】大明幽藍‧浮梁翠色 明代青花瓷賞析(下)
  • 【畫中有話】宋人〈築建圖〉密碼
  • 【方寸天地】從詩書畫印看民初文人與篆刻
  • 【學術話題】盛世古玩‧藏富且鑑「中國收藏與鑑定史國際研討會」整理報導
  • 【展藝錄】展藝錄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