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享生活誌 [第58期]:移居到喜歡的所在 開始新生活

點閱:1

其他題名:享生活誌Life Disign Magazine

作者:我城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出版年:2017.02

出版社: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6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Begin Again
 
新的一年,就算跌倒也要在自己的道路上
過完農曆新年,對於我們來說才真正像新的一年開始。一年初始,希望各位好好讀本期的《小日子》,我們採訪了六個女生,她們都離開原本的舒適圈,移居到新的環境,過了還不錯的一年,期待能給各位夢想的溫度,朝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邁進,就算跌倒了,也要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今年一月中《小日子》在信義誠品辦了兩場講座,主持人請我們分享一句2017年新的方向,我們說的是:「永遠不要讓自己喪失自由做決定的權利及勇氣,過想過的生活,就從今年開始。」這個信念也是我們本月的主題。移居除了生活環境的移動,也在心理層面上毅然決然地移動,把人生的決定權拉回自己手中,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不是任何一個他人的。
關於移居的題目,我們在第38期的〈生活在他方〉也有製作過,但這次特別的是六位主角清一色的都是女生。女性(特別是亞洲社會的女性),一輩子都很難擺脫被隱形的時間表追趕,什麼時候畢業、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小孩、什麼時候生第二個小孩……不婚的叫做剩女,晚生的叫高齡產婦,不管是戲謔的或是專業的形容詞,女性身邊總充斥著有形的標籤跟隱形的時間表。
所以這次我們刻意挑了都是女性的採訪者,從移居這條軸線上,一併觀看她們在感情、婚姻、育子上的種種選擇。成功旅社農用書店、尚水友善農產的宛萍說:「移居讓我重新思考家人的定義,也許並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才叫家人,彼此緊密地生活,相互依賴的一群夥伴,也可以是家人。」「糖,來了」的方小糖說:「原來這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人,不是一定要像『現實社會』裡的既定樣貌生活著。」除了從都市移居鄉間,這次也採訪了兩位從異國移居臺北的女性。我們所謂的移居,並不必然是這幾年流行的鄉間移居,而是找尋你心上最舒適的地方,將自己好好安放。最後引用我們所喜愛的《小日子》專欄作家,張曼娟老師新作《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裡一段話跟大家分享:「別人的渴望不見得是我的追求,打破所謂的規則,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這樣的我,再無所求。」

雜誌簡介
 
於2012年4月發行《小日子享生活誌》創刊理念源自想要創造一本屬於台灣土地的生活風格雜誌,內容涵蓋設計、建築、飲食、音樂、電影、閱讀等。
 
有鑑於市面上主題雜誌太多,小日子團隊認為編輯到位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採取的製作手法,不追求濃妝艷抹的重鹹口味,而是將純粹道地的材料原味呈現給對於簡單美好生活有渴求的讀者,這些人散居在各行各業,在意知性閱讀的質感,也積極追求感官的愉悅靈敏。
 
當愈來愈多人熱衷過屬於自己舒服的小日子,我們的社會就真的變成一個生活有風格的地方,這不但讓我們活得更好更有意思,更會讓這塊土地變得更有創意、更有文化爆發力。

  • 小日子行事曆
  • 攝影師行走手記 高啟舜:冬日.紐約
  • 聊聊天 魏德聖╳米非╳舒米恩:追求夢想的路上一定不輕鬆 更要選擇自己喜歡的
  • 人物專訪 程璧:向著明亮的那方
  • 創意現場 彭星凱:改建比創造困難 小日子改版筆記
  • 工作室日常 在鄒駿昇的工作空間 按下縮小燈 跑進繪本的異想世界
  • 小日子享生活選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