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報告】
兩年前有一部紀錄片《Silicon Wadi》,講以色列青年創業的故事,以色列這個國家人口不到八百萬,新創科技公司超過四千家。影片中有好一些讓台灣人起共鳴的畫面,創業青年在公寓苦練英文,想像著自己站在巴黎、矽谷,對世界說話。Silicon Wadi位於以色列地中海濱的西部平原。Wadi是阿拉伯語意Valley,因此Silicon Wadi叫「矽溪」,取名想必是對照著世界科技創新樞紐Silicon Valley。
馬雲曾經笑台灣的科技業是老人創新。創新從幾歲開始最好?
推動以色列新創生態圈的主力是青年,創新教育從青少年開始。當地很多大學提供青少年場地做startup,鼓勵學生關注弱勢族群,並在其中找到商機。以色列的母語是希伯來文,他們很努力學英文。打從公司創立的那一天,目標市場就是美國,中國,歐洲。
相較於以色列「青少年拯救世界」式的創新,瑞典式創新是democreativity,民主創意力,從政府到計程車司機,創新發生在每一個人每一天生活中。瑞典有七成的大學生想要創業。愛沙尼亞的小學生一年級開始學寫程式,15%愛沙尼亞GDP來自科技創新;因為市場之便,創新經常發生在大國邊緣,新加坡說,所謂的「國內」,是從新加坡出發,飛機六小時之內可以飛到的地方……
全世界的秘密創新基地,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創新主題,每一個則創新的故事,都想著台灣。如果從台灣畫一個創新圓,半徑有多大?假如有一種叫做「台灣式」的創新,它可能會是什麼樣的創新?
彭仕宜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這本雜誌是......
一口入魂。
這個雜誌很有趣,我們也不特別教英文,但你讀了英文自然就變好。我們有「世界旅行家」、有「知識的顏色」、有「英語實驗室」、有「Debug」……
知識的滲透是不可思議、恍然大悟,會讓英文走入靈魂。英語入魂,像傳說中的拉麵口味,吸一口,一口入魂。
紛亂英語,一張圖就說得清楚。
有一個臉書上的粉絲說,她英文很糟,但每天都迫不及待想把我們FB的PO文拿去考國外唸書回來的老公,包包不是都叫bag,鞋不能只會說shoes。「太有趣了,」她說,考人的時候,她才發現bag的唸法是「貝個」不是「爸個」。英語遇上視覺,長成了生活、呼吸、朋友親人之間的對話。英文不像study,像enjoy。
不用等錢存夠。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很會教英文。常聽年輕會員說:現在開始存錢,存兩年就可以來上課了。英語島是世界公民的集體創作,總結我們過去九年/6,012個學生、563位老師的教學經驗。英語學習裡經典的口誤、怔忪不安與殷殷盼望,都在英語島,你不用再等存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