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7/02/23 [第1564期]:超企業救國團獲利傳奇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7.02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超企業 救國團 獲利傳奇
兩蔣創立、李登輝手伸不進 10萬賺到53億
 
【焦點】新光金吳欣盈、李紀珠雙姝鬥,吳東進慣女兒束手無策
【政治】憤青法官上網開炮,許宗力爆信任危
【政治】顧立雄訪李登輝談黨產,只聽到養牛經
【政治】防制雞瘟,政院祭缺了一角的終極
【財經】王文淵:我也想投資台灣但沒有選擇
 
【封面故事】超企業 救國團 獲利傳奇
 
兩蔣創立、李登輝手伸不進 10萬賺到53億
 
很多人的第一次營隊經驗都和它有關;不少哈日哈韓迷,都在這裡學會
他們的第一句日文、韓文;不管是市區的劍潭、深山的巴陵還是極南的
墾丁,都可以看到它們的營運中心;當然戴老師「白日依山盡、黃河入
海流」的帶動唱,更是一整個世代青年的共同記憶⋯⋯
中國反共青年救國團,在不「反共」後,生意是做得風生水起,當年不
過以10萬元成立,如今總資產估計已超過53億元。這個在黨國時代創
立、由蔣介石擔任團長的特殊組織,如今占山占海,但是黨是國都難以
釐清,只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法律上屬社團法人的救國團,實際上靠著
特許已成為獲利能力驚人的「超企業」。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軍事 軍中怪象無解,竟怪罪政戰系統宣導不力 馮世寬的政策頻出狀況 軍中雞飛狗跳
  • 小旅行 茶博館之趣+千島湖之美 來去坪林、石碇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