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381期]:月光光 照詩華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17.07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報告
 
守著春風吹,
春江暖,春花開
 
為了籌備「巴金與他的朋友們:七十年前的台灣之行」展覽及專題,我再次翻閱我們資料中心有關巴金的館藏,竟然有四本巴金作品及譯作,分別是1938年上海開明書店巴金《夢與醉》、《電》,1943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斯托姆著、巴金譯的《遲開的薔薇》,以及1947年上海新象書店《巴金傑作選》,這些都是艾雯的珍藏書,她於2009年過世,2014年由女兒朱恬恬送了近三千本艾雯的藏書。艾雯生前,我曾多次造訪她天母的家,一室的書香,輕柔的話語。聽她回憶閱讀、創作的青春歲月,聽她講述與文友的交往、砥礪。如今,輕撫她心愛的藏書,想像這些書曾隨她走過蘇州、江西大庾、上猶,渡海來台,歷經屏東、高雄、新店、天母,以至終老辭世。
另一本是詩人辛鬱送的,巴金主編,1947年10月出版的《中國作家》雜誌創刊號。辛鬱另外繪製了一個封面,把原來的封面封底,緊緊地黏死在一塊,我們頗費了一些功夫才恢復大半容貌。看到其中編委及作者,百分之九十都是「陷匪」作家時,瞬間那個年代的肅殺氛圍彷彿浮現眼前。我們珍惜這些歷史記憶,希望從中探索文學心靈,薪傳世世代代的智慧。
今年元旦後我們搬了家。只從六樓搬到地下二樓,也是一番折騰。電梯出來,右邊是雜誌社、專案小組、資料中心的人員辦公室,左邊是「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兩邊玻璃門隔著八公尺廊道,彼此映照。飄泊、動盪多年,我們總算有了一個比較完整像家的地方。雖說仍是同一棟樓,卻有一種全新、踏實的感覺。
這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儘管2003年我們開始獨立營運,但當時的場地,仍由張榮發基金會無償提供,我們只能將就分割的可用空間,人員和圖書資料大部分在六樓,期刊室、部分圖書以及同仁在地下二樓,管理及資料查詢上確實不便。倒數計時的日子逼近,我們也一直沒找到更好的場地,在盡量不影響業務執行的前提下,做了目前的決定。自付房租水電,一個月支出增加近18萬元。年初,偕同基金會總幹事陳蕙慧,專程向詹宏志先生請益。詹先生長久關心也很快清楚我們這幾年的狀況,對於當下的困境,給了我們極大的鼓勵與助益。他說:目前你們雜誌、專案以及紀州庵,皆可勉強自負盈虧,現在就剩「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了,這是一個擺明以服務為主的單位,很難自負盈虧,所以你們也算是目標明確,那就努力為「資料中心」募款吧。
「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成立於1982年7月1日,比《文訊》創刊還早一年。宗旨是「蒐集文學史料,進行研究、推廣與服務的工作」。但很快發覺必須藉助發行刊物,搭配專題、專欄的規畫,輔以專案、系統化的整理資料,長期持續進行,才能落實目標。因此有了《文訊》的誕生。
今年7月1日,《文訊》34周歲。創刊號〈編者的話〉曾言:「這將是服務性重於一切的刊物。我們希望它能夠在文藝界與社會大眾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為推動文化建設的文藝界朋友,包括作家和讀者,盡一份棉薄。」當年這段文字,已真誠表露創刊者的理想抱負,看似平淡無奇,稱不上豪情壯志。然而時移境遷,實踐這一諾,得要通過多少殘酷現實的重重考驗!
而後《文訊》顛躓前行,關切的朋友多次建議我們放棄資料中心,斷尾求生!我內心也曾有過掙扎,但總是不捨多年的努力半途而廢,唯恐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沒人願意繼續承接。另一方面,卻也深感欣慰,這些年協助政府持續完成的文化工程:年鑑、文壇大事記要、作家作品目錄、台灣文學期刊目錄、作家作品資料評論目錄、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因此,固執的我們,仍在城市的一角,守著春風吹,春江暖,春花開。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像我這樣的一個小說家
  • 采風誌 祖靈的手,記憶的火種──頭目哈古與他的木雕藝術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