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7/06/08 [第1579期]:蒸發1500億 小英的生技危機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7.06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0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精采內容
蒸發1500億
小英的生技危機
 
陳建仁和張善政一場意外的戰爭
 
【蓮舫家族祕史】台裔蓮舫祖母陳杏村 台中日三地奇女子
引領台灣時裝風尚,壟斷上海菸草事業,台日香蕉貿易靈魂
 
【財經】關鍵奇女子出手挺辜仲諒?馬雲不買大潤發
【焦點】獨家》小英南訪過境首選摩洛台島?
【焦點】想當連戰第二? 洪秀柱拚洪習再會
【政治】李來希想在年改後爭公務員罷工權
【司法】名嘴指控關說,邱太三:「法院見」
 
【封面故事】蒸發1500億 小英的生技危機
 
陳建仁和張善政一場意外的戰爭
 
蔡英文接任總統近一年,上市櫃生技產業市值就蒸發近
1500億元,令許多生技業者及投資人感到心痛。
然而,最令人擔憂的並非生技產業市值大幅減少,而
是成交量大幅衰退45%,因為資金是台灣生技業者進
軍國際市場最大的靠山之一。為了找出生技產業發展的
病端,陳建仁找來了張鴻仁諮詢,無意中催生了生醫聯
盟,卻也意外引來生醫聯盟與張善政領軍的生策會打對
台的批評聲浪。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蓮舫家族祕史 引領台灣時裝風尚,壟斷上海菸草事業,台日香蕉貿易靈魂 台裔蓮舫祖母陳杏村 台中日三地奇女子
  • 軍事 躲兵役大限義務役大短缺,軍事訓練役又猶如擺設 災後復原 暴露國軍缺兵的殘酷現實
  • 社會 國會不分黨派圍剿《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 包裹「攬奴才」後門的攬才專法
  • 地方 管碧玲接班謝長廷失利的前車之鑑 劉世芳逆轉勝 陳菊光環須極致發揮
  • 放眼天下 歐洲盟友準備分道揚鑣,中國趁虛插針 川普氣候協定毀約 也毀了歐美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