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7/06/29 [第1582期]:鄧小平實驗為何失敗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7.06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香港20 年 鄧小平實驗為何失敗
 
「第二梯隊」登場,港人不再治港
回首「六七暴動」五十年,港人前瞻新出路
 
【焦點】民調》藍拱朱、綠拱賴,攻首都皆缺「少年心」,戰柯P還很拚
 
【封面故事】香港20年 鄧小平實驗為何失敗
 
「第二梯隊」登場,港人不再治港
 
時間回到20年前。1997年6月30日到7月1日淩晨,全球目光都聚焦在香港,那天香港下
著大雨。交接典禮在6月30日深夜11時30分於香港維多利亞港旁的會展中心舉行,將近
午夜12時,在《天佑女皇》音樂聲中,英國國旗及藍色香港旗降下。接著12時過後,五
星旗與香港特區旗在《義勇軍進行曲》旋律中升起。
香港回歸,或說是主權移交,之後就是一場鄧小平發明的「一國兩制」實驗上場。
對台灣而言,香港實驗的成敗,也等於是未來與中國關係的借鏡。
結果不到20年,「港人治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承諾已然變調。
現在流行的名詞是「西環治港」、「一.五制」。
到底「一國兩制」為什麼變?是怎麼變的?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圖片故事 萬點!發財了嗎?
  • 地方 民間抱怨連連,官員坦言疏失 高雄勞檢不分公私 遭罰單位增近四倍
  • 兩岸 六成五民眾支持調整維持現狀,北京解讀台灣陷集體焦慮 北京錯誤等待著民進黨窩裡反
  • 小旅行 烏來的織樂獵趣 走訪福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