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追了愛麗絲沒?
香港固體垃圾袋徵費在五月份已經公告,預計2019年下半年就會實施。垃圾袋徵費?就像買東西徵收塑膠袋徵費一樣,家庭用戶與企業用戶都必須購買政府規定的垃圾袋。以前可以將超市的塑膠袋重新使用當作垃圾袋,現在政府徵了你塑膠袋的錢,還要你花錢去買他的垃圾袋,原本在超商拿回的塑膠袋變成必須裝在政府垃圾袋裡的垃圾,真正變成另一種垃圾了。
徵了人民的稅,是否減少了垃圾或是膠袋使用?很多人跟我一樣,家裡多了很多不同物料的環保袋,但卻比可以回用當作垃圾袋的塑膠袋更無處棲身。少了一物也多了一物,商人總有辦法從你銀包裡掏錢,最終人們還是沒有學到環保。少了塑膠袋卻沒有少了垃圾,政府到底有什麼方法教導人們減少垃圾?又有什麼辦法處理已經產生的垃圾?更甚者,那些需要緊急回收,且可再生製作成有用物質的資源垃圾。
查了香港環境環保署網頁,政府二零一三年五月發表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下稱「《藍圖》」)對於「源頭」廢料回收是有積極的計劃卻實施範圍保守,而為推動回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香港行政長官在 2014 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預留10億元設立回收基金。回收基金已於2015年7月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並於2015年10月啟動。其中回收基金包括兩部分,分別為「企業資助計劃」和「行業支援計劃」。而「回收」的業務其實就是發標書請一些願意處理回收生意的承包商進行一些奬勵計劃,例如讓他們承租土地去處理回收,或者利用回收物料想一些回收的生意。只是承包、打包與發包,對於回收後的廢料,到底政府有無實際的政策、基建(不只是垃圾堆填區)與人民可參與計劃?在香港是不用追垃圾車的。曾經在網路有一位居住在台北的法國主婦寫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提到在台灣每家每戶一到固定時間就要去追「愛麗絲」(「少女的祈禱」是台灣垃圾車的音樂)。垃圾車有分固體垃圾與廚餘,在等待垃圾車到來的時候是最重要的街坊交流時間,除了可以互通生活訊息例如生活小撇步,還可以敦親睦鄰共同協議一些合作事項,每每這樣,認識了很多當地的朋友,交換食譜與各自的有機種植成果;而菲傭姐姐也因此獲得當地人的教路,慢慢被接受。同時,回收站一如日本一樣,家附近一定會有一間,台灣被要求需要積極在家做資源回收,紙類、鋁類及玻璃類的物質就可以自行拿到回收站,每斤每兩秤重賺取些微的回收費,還可以以奬勵的方式換回規定用的垃圾袋以及家用物資例如肥皂洗潔精等。這個有趣的人文景觀,在香港是沒有的。
因為香港從來沒有回收文化。社區的垃圾分類箱的永遠爆滿、髒亂,像是無人處理,我們也不知道政府為了這些「象徵性」收了的可回收物料拿到哪裡去?可以做什麼?家庭產生的垃圾從來無法分類,即使分類了,沒有垃圾車來收,回收箱也絕不是在家附近,更沒有回收站。孩子們在學校學了資源有效利用的各種方法,放眼望去,社區也沒有教導的版本與示範,令人氣結與無奈。這種情況就像是禁止吸煙,在街上卻總是隨處可以看到政府垃圾桶上可以丟棄煙頭的容器,像是鼓勵你吸煙。香港政府並未限制走在路上不可吸煙,使得凡走在癮君子後面500公尺內的無辜善良老百姓無一避免必須吸二手煙,這種法則兩頭煙,亦也是兩頭討喜不被趕盡殺絕的做法。真是獨一無二的開發國家政策,未開發國家做法。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art plus》藝術+++
《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找到有溫度的情感,藝術才充滿樂趣。
《art plus》以國際、年輕、跨領域為主調,內容涵蓋生活、視覺、表演等面向,為兩岸四地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
《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