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383期]:南方武林 : 《掌門》詩刊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17.09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12

附註:月刊

【本期專題】
雨後的燦爛──台灣戰後現代詩社與詩刊3
南方武林:《掌門》詩刊
 
1978年10月,古能豪、鍾順文、林仙龍等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詩社,在高雄扶輪公園(今城市光廊)創立高雄第一個現代詩社,隔年一月《掌門》創刊號出版。1986年第27期後,《掌門》暫時休刊,直到1997年10月以《掌門詩學》復刊。如古能豪不斷強調的「『掌門』絕對是詩的社,『掌門』絕非是辦詩雜誌的社」,這股對詩的理想與使命,讓《掌門》度過35年的歲月,雖然於2013年12月第71期後停刊,卻絲毫不減「掌門人」彼此之間的團結與向心力。出身南台灣的「掌門人」總帶有赤道陽光氣息,他們深扎於南方大地,以詩當劍,開闢出特屬於己的豪俠詩光。
我們邀請當年參與「掌門」詩社的詩人、詩友,透過綜論與回顧、今昔詩作,並收錄座談紀錄與詩刊封面輯,同時,九月亦將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掌門》詩刊特展」,讓讀者一同體會「掌門」如何從文字熨燙出如太陽般的熾熱。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啊,這莫名的悲哀與詩從何而來?
  • 文藝之家 柑仔店記憶三帖
  • 采風誌 寫屬於地方人民的歷史──文史工作者陳世一
  • 小說連載2 新俠女圖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