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內容包含多媒體有聲書

宇宙光 [Vol. 44 No.523] [有聲書]:打造夢想之家

點閱:1

並列題名:Cosmic light

作者:宇宙光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7.11

出版社: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00

本期內容簡介
 
打造夢想之家
廖文華的愛倍增傳奇
 
編者交流道
不要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編輯台的同事常常笑我,因為每次雜誌快進廠印刷前,審視整本內容,我總會不由得讚歎說道:「這期雜誌真好看!」然後同事就會笑著說:「你每期都這麼說。」
事實上,即使有著「私心」,但幾十年專業訓練,自然會給我們分辨能力,知道自己雜誌的品質到達怎樣水平――這不是自誇自吹,是自信自豪,當然,更多的是在謙卑中的感恩。看看這期雜誌。先介紹李貽峻牧師「青春的味道」專欄〈青春不打結〉。所謂打結與不打結,作者以人體DNA 的奇妙作為開場,但話鋒一轉:「2000 年,人類基因體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完成人類基因定序時,計劃主持人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博士說:『當我了解到,我們得以窺見以前只有上帝才曉得的創造人類指南,我只感到謙遜與敬畏。』而此計劃的競爭對手――也是一位天才科學家――當時則陷入官司風暴,因為他將所發現的人類基因序列,申請為商業專利,因而成為同時期飽受爭議的風雲人物。」兩個無比傑出的天才科學家,面對創造生命的奧祕,柯林斯是「我只感到謙遜與敬畏」;另一位則是成立公司,希望藉這機會大撈科技專利財――卻不知,創造DNA 的專利應該屬於誰呢?當然不會是人類,而是奇妙的造物主。但是人就是會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其中心思想,是狂妄與私利。對這位在專業之餘不忘私利的科學家而言,他反成為
自己生命的絆腳石。
 
本期「真實故事」報導的是〈打造夢想之家――廖文華的愛倍增傳奇〉。雖然許多故事與個案,都曾使廖文華思索與前進,但他心中最深的痛苦是一個孩子的死亡。
「過了幾天,賣蔥油餅的媽媽接到簡訊:『媽媽,我對不起你,再見――』後來,在台北附近一座橋下找到一具已經浮腫的屍體,媽媽從牛仔褲認出兒子――那是她親手洗過的褲子。」因為與人衝突,因為恐懼,一個年輕生命選擇了絕路,這孩子成為自己生命的絆腳石。廖文華說:「這孩子很乖,卻這樣就自殺了……。心裡覺得,我好像在跟撒但賽跑,撒但想要偷竊、殺害、毀壞這些孩子,我要怎樣才能跑得比牠更快,把孩子救回來?」「撒但想要偷竊、殺害、毀壞這些孩子……」多麼令人心驚的一句話,而恐懼、憂慮、逃避等等,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障礙,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帶領孩子認識真神,心中有上帝,人生有指引。
最後要說明,「不要成為自己的絆腳石」出自本期雜誌「陳德全的故事屋」專欄〈肩上的蝴蝶〉。作者陳德全經歷許多事,終於體會出:「當我們越在意別人對我們是否有好的印象,我們反而越不能給人留下好印象。」換言之,我們成了自己的絆腳石。那麼,該如何認識自己呢?如何避免這樣的困境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閱讀本期雜誌,無疑是個極佳方法。

雜誌簡介
 
1973年第一期宇宙光雜誌出版後,收到監獄、學校廣大的需求,於是,開始大量印刷,並積極推動訂贈計畫,文字傳播的深入與速率無遠弗屆,獲得極大迴響。45年來,宇宙光雜誌累計發行約七百餘萬本,出版書籍、福音小冊、見證單張約八百種,總發行量亦達一千餘萬冊。另,製作廣播節目及出版有聲產品包括宇宙光有聲雜誌、牧者講道集、空中禮拜堂、陽光故事、百人大合唱音樂會、愛心合唱團詩歌集、傳統詩歌,以及糖果姐姐說故事等影音光碟約七百多萬張,遍及海內外華人社會之中,影響至鉅。

  • From the editor 編者交流道 不要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 Story 蔡里長開講 贖金
  • People 真實故事 打造夢想之家──廖文華的愛倍增傳奇
  • Special 特稿 跟著馬丁路德走──記宗教改革五百週年之旅(下)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