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7/10/26 [第1599期]:阿里騰訊強襲 台灣電商3年定生死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7.10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商品簡介
 
【封面故事】阿里 騰訊強襲
台灣電商3年定生死
 
騰訊投資的蝦皮讓PChome難招架
搶占行動支付市場的街口
也傳出有巨人阿里的身影
 
【十九大觀察】當「務實獨」的賴神遇上不要「形式統」的習大大
【封面故事】阿里、騰訊強襲
台灣電商、支付業三年內定生死
 
蝦皮背後有中國資金這大家早就知道了,而這可能也非中資插旗台灣網路市場的單一事件。
市場盛傳,台灣行動支付業者街口網路,背後也有中國網路巨擘阿里巴巴的資金。
街口的大股東資本額僅二.五二億元,遠低於台灣對手歐付寶十億元,但一進入手機支付市
場,就展開一連串猛烈的促銷、補貼攻勢,令同業咋舌。
街口的行銷手法彷彿是中國網路與行動市場錢鬥的翻版。中國網路產業通常先砸大錢,在
兩、三年內錢一燒下去,市場態勢就會底定,誰是王?誰是寇?一清二楚。
境外競爭者用大炮轟台灣電商及支付業者,而台灣相關業者只能用小刀戳人家。未來三年
內,台灣電商能否擋住中國網路巨人們的銀彈攻擊,可能將決定本土電商的存亡興敗。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媒體 客戶不經過公司,把錢直接送進老闆口袋 三立回扣案 揭開電視生態黑幕
  • 文化 俞大維故居讓小英、柯P矛盾再添一筆 「史上最強」文資保護子法會破功?
  • 兩岸 要換台灣這個籌碼,中國必須付出龐大代價 十九大後首訪中 台灣非川普伴手禮
  • 小旅行 擎天崗原野風光,會是最後一年了嗎? 陽明山溫泉很舒服 芒花美景更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