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導讀
藝峰飛翔
Art Talents Soar:
Performing Arts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音樂教育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一直扮演著文化傳承與開創的重要角色,現今音樂教育推展的宏觀目標,包含音樂教育的翻轉與創造,培養創意、想像力及表達的能力,結合美感教育、生活應用與跨域科技的整合。103 年教育部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自發」、「互動」、「共好」為基本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對於生活與生命追尋新的意義。
在此藝術教育脈絡下,2016 年台灣第一屆國際藝術奧林匹亞賽會,即藉由不同國家文化的交流和團隊合作,促進國內外學生的學習成長,進而拓展宏觀與強化藝術與美感教育的全球視野。
〈音樂教學新視界 — 揚帆航向十二年國教〉一文,藉由探詢十二年國教及藝術領域課程綱要之精神,並從音樂教育理念與實務的角度檢視、探討音樂教學新視界,期對音樂教育的發展趨勢提出前瞻性的努力方向,並為國家藝術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加上音樂教育的詮釋視點。
107 學年度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領域課程綱要中,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視為藝術教育的基本核心:「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2013)亦提及藝術教育為美感教育之核心;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有密切之相關性與互通性。教育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輔導群,於去年已著手總綱領綱的宣導,今年更積極宣導如何進行素養導向的教材研發;教育部藝術教育會也持續關注相關議題。
〈美感素養教學123〉,由三位現職老師、也是中央輔導團藝術類的輔導老師,從音樂、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三科進行的美感素養教學,從看到的、聽到的、行為的,提出素養導向轉化教學之示例,實際從引導學生在表現、鑑賞與實踐的學習過程,體驗美感經驗,創造藝術價值,領悟藝術教育的核心目標。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為了協助國內優秀音樂人才及音樂藝術才能班學生在專業領域能發揮所長並與國際接軌,透過許多培育計畫及建立競賽獎勵補助機制,俾使具潛力之音樂專業人才無後顧之憂,展現無限潛能。藝術教育會專業藝術教育小組也持續關注相關議題。
個人主持之教育部「音樂類國際競賽專業人才培育計畫」研究案、「音樂類國際競賽分級之分析與探討」研究案,目的以規劃音樂國際競賽專業人才培育之過程,並以2016-2020 年期間之指標性國際音樂類競賽的規模與內容為前提,藉由蒐集、分析與比較各國國際音樂競賽的制度與簡章等相關資料,提供參賽者參考及協助其適才適性發展,並作為後續相關政策規劃、國際競賽推動之參考。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之「105 藝峰飛翔」專案,目的在於拓展藝術才能班學生多元學習管道,激勵學習動機,推動參與國際藝術競賽,並藉由參與國際競賽,擴大學生國際視野,達成培育優質藝術人才。105 年已培育多名藝術才能班學生參與國際競賽。
〈再創新世紀台灣音樂班的新頁〉、〈從音樂節紀實看古典音樂在台灣〉兩篇文章,探討音樂藝術才能班學生的能力、性向及興趣,並就如何輔導適當的發展以面臨挑戰與前瞻性提出看法與建議。另,以第一屆國際翡洛嘉鋼琴音樂節為例,試圖建立台灣於國際古典音樂界之指標性,帶動地方文藝熱潮,培養台灣國際音樂新星,以坐擁台灣,放眼國際為其目標。將有價值之歷史文獻實體或非實體資料,經由數位化方式,以數位檔案的形式儲存,是一項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工作。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國立台灣博物館以及奇美博物館等許多單位,都很重視並已進行此有價值的工作;惟音樂數位典藏工作,我們尚有許多努力的空間,當然更需要有關單位的積極支持與協助,以達成音樂經典、意象珍藏台灣。〈說不完的音樂檔案故事〉一文,更讓我們正視音樂文獻典藏的重要性,體會工作者的耕耘與堅持,了解其製作過程的辛勞,政府相關單位的支持與大力協助更是必須的。
非常感謝林小玉、黃均人、江淑君、嚴俊傑、邱敏芳、張超倫及邱鈺鈞等師長, 對上述議題提出卓越的觀點與看法,如同2014 年InSEA 第34 屆大會主題:「透過藝術多樣性:改變、持續、脈絡」;音樂教育是向下扎根、集眾人心力的長期耕耘工作,音樂教育進程更需持續省思與多元發展,「眾志成城」讓我們共同努力與付出,奉獻更多的心力,共同灌溉與滋養音樂教育園地,邁向藝峰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