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 [第416期]:防癌飲食新觀念

點閱:1

其他題名:Evergreen

作者: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出版年:2017.11

出版社:臺視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82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月專題】
防癌飲食新觀念
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15種防癌食物
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4年癌症新發人數為10萬3147人,每10萬人就有303人罹癌,平均每5分鐘6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比前一年快了12秒,10年來加速1.5倍,相當驚人。
癌症時鐘不斷撥快,要防癌、抗癌,應從平常養成飲食好習慣做起,提早做好防癌準備。而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也可以調整飲食,適當補充營養食物,增加抗癌力。最新防癌、抗癌的食物有哪些?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15種防癌食物,究竟怎麼吃最健康?
【PART1】
如何吃出防癌食力?
「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物!」早在西元前5世紀,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就講過這句話。近年來,全球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攀升,飲食和癌症的相關性,已逐步得到印證。
「癌症有可能是吃出來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把一些食物列入致癌物,並推廣健康飲食觀念。如何吃出防癌食力?正確飲食、吃對食物,即可幫助身體築起防禦線,增強防癌力,降低罹癌風險。
【PART2】
抗癌飲食調理術
「重視我們的飲食!因為食物本身就是我們每日3次的化療。」癌症研究專家李威廉博士(William Li)曾在公開演講時如此說過。「飲食占了引起癌症因子中30~35%的比重!」每天3餐好好的吃、注重飲食,就可以減少罹癌機率。
2016年,美國癌症協會推薦能夠抗癌的「彩虹食譜」,在鮮艷繽紛的蔬果之中,神奇地隱藏著各式健康密碼,能讓身體充滿力量,擊退癌細胞。
【PART3】
掌握全食物飲食3原則
「癌症並非一夜生成,而是長達8~20年形成。」研究發現,癌症與飲食的關係高達30%,若加上肥胖因素,甚至超過50%。
國外研究顯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如果加上飲食營養的改善,可提升12倍以上的康復機會和預後效果。不只是癌友,每個人都該好好的吃,「防癌抗癌,就從餐桌出發!」
【part4】
抗癌美食家梁瓊白
教你吃出健康新美味
抗癌已逾8年時間,預後良好,目前每年回診徹底檢查一次的美食家梁瓊白,將自己這些年來的抗癌經驗心得分享給讀者們。
【特別報導】
吃薑調體質,增強抗病力
薑作為調味品,可添香留辣、消除腥膻;在保養方面,有促進血液循環、通筋絡、抗癌、加速新陳代謝、瘦身、美容……等好處。關於薑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論語》,孔子表示「不撤薑食」,意思是說一年四季每頓飯都要有薑,可見薑真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part1】生活中的薑療法
薑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是東方料理中十分常見的佐料,但你知道嗎?薑不只是提味的辛香料而已,更是廚房裡的藥,薑的種類有哪些?功效為何?該怎麼吃效果最好?
【part2】老薑、嫩薑,功效用法大不同
薑的種類很多,有搭配小籠包一起入口的嫩薑絲,有和黑糖一起熬煮的老薑,用來去風寒,還有用在料理中爆香的粉薑,每一種薑的優點和吃法都不一樣。
【part3】薑黃和薑不一樣,抗氧化效果好
黃金色澤的薑黃,是近來熱門的明星食物,多項研究都證實,薑黃具有抗癌、預防失智及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到底薑黃有哪些營養價值?吃咖哩和吃薑黃的效用一樣嗎?該吃多少才能達到保健效果?
【part4】創意薑料理
既然薑和薑黃都對健康有好處,那麼就把薑和薑黃融入三餐料理中,每天都可以攝取到營養。
【名醫系列】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
甄瑞興 台灣失智醫療的推手
在甄瑞興的推動之下,台灣版失智症記憶整合門診於1998年在新店耕莘醫院開張,是全台第一個失智症記憶整合門診,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等不同領域的醫護人員參與並服務病人和家屬。

雜誌簡介
 
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創刊,以提供健康的知識、實現長壽願望為出版宗旨,期望如家庭醫師般隨侍在側,成為全家人的健康指南。常春月刊每期精心策劃符合現代健康趨勢的專題,邀請國內外權威醫師執筆或諮詢;中西醫並陳、身心靈兼顧,透過通俗化、深入淺出的報導方式,呈現多元的健康訊息。二十一年來,常春月刊一向獲得廣大讀者的熱烈迴響,在各種調查中,公認為「最認真閱讀、最需要保存、最願意傳閱」的一本保健類雜誌。本期內容簡介

  • 編輯筆記 吃的自我健康管理
  • 養生穴位 減輕耳朵問題3大好用穴位
  • 名醫系列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 甄瑞興 台灣失智醫療推手
  • 1招動一動 紓解耳壓的妙方:開耳通竅
  • 心理對話 另一半和爸媽不親近,怎麼辦?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