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聰明又怎樣!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著作繁多,他在多本書裡都曾提到,「我年輕的時候,經歷了許多挫折,從考國中到考大學,乃至於出社會的求職考試,沒一個如願。」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經常論及自己多舛的少時經歷,無非是想激勵讀者:像我這樣國中重考又落榜、得了肺結核差點死掉、大學沒考好、向大公司丟的履歷全部石沉大海的人,都可以在日後創立了兩家名列全球五百強的企業(京瓷、KDDI),你也可以!但是如果稻盛和夫曾經是你的孩子或你的同學,你會認為他可以成功嗎?其實連當年的他自己都不相信。
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裡,有兩套邏輯矛盾地並存著。既崇尚天才、天分,學歷、文憑至上;又強調努力、刻苦的重要性。你從小到大多少都聽過讀過這樣的諄諄教誨:勤能補拙、人定勝天、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滴水穿石、有志者事竟成⋯⋯。當然,有更多父母或我們自己,寧可相信另一個說法:他/我很聰明,只是不用功而已。
我常常覺得,很重視天分、強調學歷的人,可能是兩種人:一種是他們除了聰明的腦袋、高分的智力測驗、漂亮的學經歷之外,就沒什麼值得說嘴的了;另一種人是什麼成就都沒有,又不努力,於是歸因於自己不受上天眷顧,沒有一顆聰明的腦袋。
對這些人來說,天分,可以用來營造一種「成功的可能性」——我很聰明,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也能用以創造一套「失敗的託詞」——我只是沒有努力而已,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又回到了天分成就一切的說法。
在《恆毅力》這本書裡,引述了哲學家尼采對於人們為何羨慕、讚嘆天才的解釋:「因為,只要把天才視為奇蹟,我們就沒有必要拿自己去跟天才相比,發現自己的不足。」書裡也提到尼采對天才的看法:「別再談天生的才華了!任何領域都可以找沒什麼天分,卻很卓越的人物。⋯⋯他們都擁有一流工匠的認真態度,先學會正確地製作零件,再打造出優異的成品。」
讀到這段時,我想到我在《稻盛和夫工作法》書裡讀到的段落:稻盛和夫曾經在電視裡看到一位專門修繕寺院宮殿的木匠師傅說了一段話(「既然要使用樹齡千年的神木,就必須從事能夠通過千年歲月考驗的偉大工作」),而感動不已,因而寫道:「我認為一邊克服辛苦,一邊專心致志於工作,才使他培養出不凡的人格,講出如此豐富又深具內涵的話語。」
如果你也曾經感動於老師傅、老工匠做出的精工細作,試著想想,當你這一生,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志願,努力用功做成了一件事,自己得到了成就感,也贏得了別人的尊敬,你到底為什麼還要在意自己到底聰不聰明?
總編輯 齊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