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享生活誌 [第70期]:帶著目的出發 一次美好的旅行

點閱:1

其他題名:享生活誌Life Disign Magazine

作者:我城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出版年:2018.02

出版社: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6

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在找尋的途中遇見自己

被譽為「當代最擅長旅行的女作家」角田光代對於旅行有這麼一段詮釋:「那些在陌生土地上的迷路、擔心、雀躍、美味,彷彿點滴微光,隨著時間日益發亮,靜靜落在心裡,堆積。就算再麻煩,明知多辛苦,說什麼,還是要再次上路!」

她常在訪談中提到,小時候身體虛弱,同齡能完成的事,自己卻常常辦不到,寫作事業開始後,接下報導文學工作,在一次次前往開發中國家旅行採訪的過程,逐漸認識自己,也鍛鍊出以往沒有的體魄。一般人旅行常常是為了休閒放鬆甚或獵奇,但像角田光代這種有目標的旅行,往往在過程中見識到不同的自己。

本期《小日子》向六位作者提出邀請,請他們分享人生中一場「有目的的旅行」。當旅行的目標明確,甚或具有學習的意義,整場旅行的風格及心態也隨之不同。因著導演王家衛的《春光乍洩》,黃麗如開啟了貫穿她人生十年、從臺灣啟程33 小時的追尋,「十年前,那句經典臺詞『讓我們重新開始』,只是一句愛情咒語,之後,『讓我們重新開始』卻成為對未來的想像,陪著我開啟新生活的篇章。」

廣告創意人陳智輝剛入行的時候,前輩跟他說:「海明威的文字精鍊,不太用形容詞,要把文案寫好,要多看海明威的書。」跟著海明威的腳步,陳智輝踏上古巴,一路到了《老人與海》的場景科希瑪,在跟當地人的談話中,想起心中的作家夢,並激勵起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朝向寫作夢想的動力。

高中美術老師林紙鶴走到哪畫到哪,「寫生有個好處,它讓旅行變得難忘,眼前事物,在那時空下濃縮進水分與顏料的色塊中,夾雜種種思緒與感受,甚至耳邊的交談語言。」電影工作者胡欣怡跑到雲南當小管家,每天的生活就是煮咖啡、招呼客人、帶狗散步、去市集買菜,「這趟旅行除了認識新朋友,收穫最大是靜下來獨處,在這個時間凝結的古鎮裡,生活,真的可以很簡單而且美好。」

還有我個人頗喜愛的手工飾品品牌「老林雜貨TraveLin」,創作者老林每隔一陣子就會去尼泊爾等亞洲各國穿梭,尋找製作耳環或手鍊的材料,每當客人跟她買了一件飾品,也等於帶走了一段旅行故事。我總覺得每個有情懷、有目的的旅行者,都是把旅途中的經歷煉成了珠寶。人若回到往復的日常,熱情容易消磨殆盡,但一旦再配戴這些親手煉成的寶石,就又開啟了前進的勇氣。

雜誌簡介
 
於2012年4月發行《小日子享生活誌》創刊理念源自想要創造一本屬於台灣土地的生活風格雜誌,內容涵蓋設計、建築、飲食、音樂、電影、閱讀等。
 
有鑑於市面上主題雜誌太多,小日子團隊認為編輯到位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採取的製作手法,不追求濃妝艷抹的重鹹口味,而是將純粹道地的材料原味呈現給對於簡單美好生活有渴求的讀者,這些人散居在各行各業,在意知性閱讀的質感,也積極追求感官的愉悅靈敏。
 
當愈來愈多人熱衷過屬於自己舒服的小日子,我們的社會就真的變成一個生活有風格的地方,這不但讓我們活得更好更有意思,更會讓這塊土地變得更有創意、更有文化爆發力。

  • 小日子行事曆
  • 攝影師行走手記 許得輝:不期然的瞬間.東京
  • 聊聊天 黃子佼╳方序中:從夢想到預言 電影探照我們的人生
  • 福斯探照燈特企 許常德:電影讓人發覺 這個世界正在脫胎換骨
  • 人物專訪 許含光:創作使彼此感受靈魂的溫度
  • 市場旁的編輯事 駱亭伶:退稿的勇氣
  • 創意現場 彭星凱:小
  • 工作室日常 在公寓三樓敲打生活的木工空間
  • 小日子享生活選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