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過了濕冷的小寒、大寒,迎來的是一年之始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立春象著徵春天的開始、此時大地回暖、春雨綿綿、正是春耕的最佳時刻。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建築是門晚熟的行業,更需要不斷的積累底蘊。
放築塾的年輕建築師師資群做了最好的榜樣,從國內行腳到國外,且發奮為文,整理介紹所見所聞。將成為新嫁娘的雯萱建築師趁巴黎拍婚紗騰左手以鍵盤敲就〈行走巴黎.閱讀空間〉介紹館藏豐富的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及充滿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新舊建築融合再利用的貝西村(Bercy Village)購物商圈,坐在露天座位區的遮雨棚下慢慢地啜飲杯香濃的咖啡,欣賞迷人的街景、體驗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
宗翊建築師介紹SANAA+Frank Gary+Jean novel 的不同樣態大作!當今的世代百家爭鳴,開出文明璀燦的花朵,或低調或沉穩或自由奔放!各展身姿!
台大農化系畢業的智喬建築師,出走英倫從建築系讀到研究所,有別於台灣的建築學習經驗,且聽他縷述:〈建築ᅠ遊走〉建築遊走-一種「次方」的概念滾動成“巨大的累積”。學習建築或對建築教育有興趣者,不妨咀嚼再三。
本期黃健敏建築師續作〈閱讀貝聿銘 II〉整理國內外介紹貝大師的期刊、著作,洋洋灑灑是喜歡現代建築的讀者按文索驥的好文章,值得珍藏。
今年新春熱烘烘出爐的《千手晨光:陳顏詩集》從母土和生活出發,深摯悟證轉化淺出,詩風素華清麗或高歌低喃,尤其擅寫小詩如小石、小花和小星星展現生命本質與刻痕。
魚夫今番介紹台北〈迪化街南段建築賞析〉,迪化街是台北較完整保留的文化生態區塊,近日在公私部門的努力下,不啻為通古開了一扇盎然的窗戶,此文介紹迪化街南端的街屋牌樓面。沈沐蒼老師文史介紹〈虎尾地區日治時期的移民村〉從日本的移民政策到台灣因颱風暴雨引發河川改道,自然災害逼迫先民遷庄,再歷經濟、社會的變遷,滄海桑田邈無蹤跡,今之隻紙片字,或為後人追索寶圖。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FUNmatter 放築塾代誌
輕鬆學習建築。
思考、觀察、想像。
台灣正在一個轉折點上,這趨勢已進行了一段時日,你我他都不免在這段歷史的轉折洪流中浮沉、打轉,可以說我們正在寫歷史-用生命、生活在寫歷史! 既然參與了,是否我們能更積極的在洪流中多激起一些浪花,或許能多少扭轉或引導台灣走向較長久的治平之路!
因著網路及婉君,訊息的溝通異於往日的頻繁及快速,但人們對生活步調的渴望卻日益希望能緩下來過日子,這也就是為何各地民宿、旅遊景點等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將出來的最大原因了!
因此社會、文化關注的焦點不應再聚焦於金字塔頂端的菁英階層,而應該更關注基底的養成及「輕熟」的哺育與餵養,從自己腳旁、身邊關切起,因為就熟悉的領域提出針砭,可能較能切中病因或病根吧!
目前台灣建築相關的雜誌,不論是建築師雜誌、台灣建築雜誌,空間雜誌、室內、……,或已停刊的DIALOGUE,都是建築師或系所老師等的發表園地,各系所學生雖可能辦有系刊或畢業專刊,但大抵皆只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流傳,學生在成長的歲月中缺少能互動、學習、整合的平台。雖說目前臉書等網路視訊多如過江之鯽,但能深思且方便收藏咀嚼者又付之闕如!
回想當年求學歲月利用南返,刻意與同學遠赴台南成大、台中東海,課暇趕赴中壢中原等旁聽各校評圖。且曾至逢甲參加六校聯誼(至於淡江則曾因學生黨部訓練活動去住了幾天!),這些異校的經驗,都豐富了我的成長歷練與記憶!
放築塾代誌著眼草根性、多元性,在台灣風起雲湧的年代,我們不想缺席。以建築人曾受的訓練、磨勵,矢志讓生活成為有趣的,成為一種心智活動,也成為志節!我們期待有雷同共識者的參與,一起努力;作伙打拼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