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389期]:台北: 區區文學事. 1, 大同.中正.萬華

點閱:1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18.03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封面故事

【本期專題】
台北:區區文學事1
──大同.中正.萬華
 
區區文學,只是文學,彷彿無關溫飽的事,卻能容許生命齟齬的存在。區區文學,也代表各地域人們的閱讀與書寫,以文學的方式,去記憶,去生活。
自三月號起,我們策畫了「區區文學事」系列專題,各期分別以台北三個行政區為主題,重新探索台北的文學故事,邀請讀者一同透過文學的濾鏡,在古老與現代、都會與自然之間,覺知台北的不同樣貌與內涵。
這一期,就從相對古老的城區──大同、中正、萬華出發,看日治時代的大同區、終戰前後的中正區以及六○年代的萬華區,如何隨時光更迭動人的文學事。
 
【特輯】
崛起的群星:一九八○年代台灣現代詩社與詩刊○1
《春風》吹又生
 
《春風》自1984年4月創刊至1985年,共發行四期,發起人楊渡、詹澈、鍾喬等,期以詩歌改變社會。每期均以專輯方式呈現,分別為:「獄中詩特輯」、「美麗的稻穗──台灣少數民族與傳說」、「海外詩抄」、「崛起的詩群──中國大陸朦朧詩專輯」,每一個專題規畫皆碰觸尚未解嚴的台灣政治神經,也因此屢屢被禁。對社會帶有強烈使命感的「春風」,呈現八○年代台灣詩歌與現實碰撞的現象。
藉由詩社同仁的綜論與回顧文章、詩作、詩刊封面、座談會紀錄等,同時在三月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特展,邀讀者在初春一同感受《春風》吹動的漣漪。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談文論藝 悲情之繭,封閉在心裡靜靜的吶喊──杜潘芳格(1927~2016)的女性詩聲音
  • 特稿 賈寶玉的大紅斗篷與林黛玉的染淚手帕──《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悲劇力量
  • 「我們的文學夢」特輯 青瓦、金漆與天使──追求文學異境
  • 采風誌 扎根文學夢土──參與「阿公店溪文學獎」十周年
  • 紀州庵特選 做甜、食甜的「甘黨」人生──專訪明月堂周宜文、周恆儀父子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