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故事
一人藝術無限公司
很多藝術家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某種程度的被認同性,開始稱呼自己為「藝術家」,從此可以以創造作品維生.於是,他們開始與喜歡自己作品的買家做交易,開始接受人們付錢委託因為喜歡他們自己的創作。然而,有些藝術家卻不被諒解,開始被一些不相干的人妄自評斷,聲稱:金錢會扭曲創作的過程與生產,讓他墮落沉淪.
這文化的裂口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與市場的守門人和藝術中天之驕子所打造的權力與金錢的體質有關.
為了不再受制世人的目光掌握、且仍握有收入的金流;同時設法打倒那些已經達到目的,為他們貼上標籤,說他們在為錢作嫁賣商品的各種不公平的批評的。這些藝術家,在熱情與金錢在藝術中難以並存的傳統世界仍蓬勃發展之際,卻在過去這十幾年跳脫常規的獨特道路逐漸開展出自己的事業。他們有能力開設自己的網上畫廊、獨立做自己的經紀人、擁有一大批粉絲,過著不錯的生活,從收藏家、消費者,甚至是大型機構,每個人都是他/她的服務對象.最棒的是,這些藝術家通常都不需要找這些人,而是這些人會來找他們。
本專輯邀請4位作者,他們或者是獨立藝術家或者是洞悉藝術家生存狀態的觀察者,以各在香港與台灣獨立奮鬥藝術與市場的狀況下,分享他們的經驗.
文章將會請作者分享個人的創作故事,從小到大,以及分享創業經驗例如建立和維持一項成功藝術事業所需處理的主要課題如發展自己真實的風格、管理自己的事業、行銷自己的作品、運用社群媒體或其他宣傳工具、找尋對你自己有利的收入來源、因應職業生涯一中的起伏消長等,讓我們看到作為一位「藝術家」,要如何當「藝術家」是一門專業,也是一份「職業」。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art plus》藝術+++
《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找到有溫度的情感,藝術才充滿樂趣。
《art plus》以國際、年輕、跨領域為主調,內容涵蓋生活、視覺、表演等面向,為兩岸四地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
《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