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報告
易物
春天容易消散,好天是幸運,順利離開也是幸運。決定去海邊走走之前,知道有熱門的拍照景點,和平橋旁邊阿根納造船廠的廢墟。抵達時候已經有十幾組人在水泥骨架裡拍照,活動,成為風景的一小部分。我們走到靠河邊,不太熱門的地帶。水面反射光線,輕易穿過沒有玻璃的窗,在磚壁上搖晃投影。地面縫隙穿出野芒,巨大的電纜木軸停留在光線的尾端,像隨時會被推動。白鐵浪板,黑漆噴著三個叉,我們是被刻意保留的雜音,因為作廢而鬆軟起來。你看著一些不自然的擺設,塗鴉,假裝被遺落的沙發,拆卸下來平躺的門,殘留的文件。你說這是擺出來的,人造的吧。我說是,但裡面沒有不是人造的,水泥是,噴漆是,分散的門窗是,前往下一個地點,讓數位相片座標資訊停留在風景上的我們也是。
關於那裡的事都是回來後才知道的。1934 年,原名基隆橋的和平橋落成,是臺灣第一座跨海大橋。阿根納造船廠所在的八尺門漁港,是日治時期運送砂礦的重要港口。和平島原本叫社寮島,在七十年前,曾有過難以想像的暴力清洗。當我們站在橋上,遠遠聽著或幻想著魚浮出水面的聲音,泡泡輸送時間的聲音,旅行的人斟酌時間的聲音,應該當場交換的,也就晚來了一些。物與記憶是怎麼樣變得貴重的呢。其他人又是怎麼樣抵達,回返,或者走到時間裡那些比較冷清的角落,而不至於困惑的呢。
舊物裡面不知道會不會有一些解答。陳柔縉的《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從一張老照片裡,牽連出紀念章的收藏本,一場盛大的博覽會,地圖,店家,跨越時代的生活風景。一雙手成為港口,運輸水面下的謎團。但陳柔縉說,她不是個特別懷舊的人,舊物之中的新—新奇,新鮮,未曾顯明之事—多令人著迷。通往舊物,或從舊物通往某處,必須動用多少心神與技藝?陳典君手下,透光後方能看見的,古籍紙張上如珊瑚如河道的蟲蝕,像隱形的鍛鍊。解昆樺眼中的手稿,紀錄了詩意撞擊的現場,但也消耗著肉眼的能量。電影典藏與修復,軍事航拍,殖民者影像,帝國農業……是路徑,也是翻轉與敘述。時間在舊物之上,或磨損,或延遲,甚至撕裂與爆破,像陳柏煜撕開伍軒宏的《撕書人》,楊凱麟與黃以曦對讀《追憶似水年華》,也是前往,也是愛藏。
旅程裡兌換回的東西年齡不一。待拆的陸橋,漁港,河道,斷木,分不清是癒合或是破損的地裂,未曾更改作息的蝦蟹。
我記得因為高遠而細小的鷹,神明一樣盤旋。
春天當真容易消散。遙遠的時候,就像孩子一樣去換取吧。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幼獅文藝》於1954年創刊,堪稱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雜誌,是一份專為青年學子量身訂做的文學藝術入門雜誌,亦為青年朋友 通往作家的一把梯子。早慧的文學心靈,可藉由閱讀《幼獅文藝》探索人生板塊;適齡、適性的閱讀,更有助於人生經緯度的定位。曾榮獲文建會「優良文學雜誌」 評鑑、及雜誌出版金鼎獎肯定。
《幼獅文藝》的刊物特色,適讀年齡:高中以上。1.文學:名家及青年寫手的文學創作,冷僻或喧嘩的文藝觀 察。2.時尚:五光十色的、話題的、實用的。3.觀瞻:預見明日成為各界高手的搶先報導。4.培育青年作家的搖籃:國內目前唯一有能力、且願意關注青年文 學發展的文學雜誌;長期以培養優秀青年作家為服務宗旨,幫助讀者擁有敏銳的思考及文字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