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從島嶼到島嶼
今年6月,《換日線》成立將滿3年,就在它「生日」前夕,我們自2017年至今所出版的第6本季刊,也終於誕生,真是「雙喜臨門」。
做一個網路媒體,具體有多難?既要維持內容的多元性與豐富度、追趕即時新聞,又要鞏固社群的熱度與成長,線上與網友們互動之餘,更要時常透過線下活動,與讀者們面對面溝通、拉近彼此距離。
那麼做紙本媒體,又有多難呢?當全球媒體都面臨數位轉型的浪潮,紙本媒體的讀者與銷售量大不如前,更遑論紙本文章往往缺乏網路的即時性與可更動性,在繁忙的與網媒奮戰之餘,還要跑紙本雜誌那宛如手工業的編輯流程:選稿、審稿、三次校對、打樣、送印刷廠⋯⋯,委實不太「經濟」。
如此,我們難免要自問:讀者們真的「需要」這本雜誌嗎?
猶記得今年春季號出刊不久,我們在台北國際書展上,舉辦了讀者見面會。講座結束後,其中一位大學甫畢業的讀者來到台前,有些靦腆地問我們:「紙本季刊的內容,和網路有什麼不同?」
一時間,我不禁感到有點心虛。我們的紙本選文,的確有一部分摘自網路,既然如此,讀者何不線上閱讀網路文章就好,何必花錢買雜誌呢?
這個問題想必也是很多讀者的困惑,在此,試將這段時間,編輯部的心得與想法整理如下,希望能多少回答提問:
首先,做一本雜誌,從選定主題到決定方向,相當於編輯部的一次策展。《換日線》每周更新至少30篇文章,如今網站文章更有千餘篇,讀者大多透過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獲得片面推播的資訊,若非有意識與目的地在網站上搜尋,幾乎很難透過網路,聚焦於特定主題。紙本既是一種主題性的收納與彙整,也是一種詮釋與溝通。
此外,正因紙本無法輕易更動細節,所以我們選用的文章,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與歷時性,使文中的核心討論、觀點與感動,不至輕易隨時代湮滅。
就拿《千面東南亞》來說,東南亞 11 國中,就有 6 國(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東帝汶)與台灣同為海洋島嶼,不僅地理特色相近,歷史文化亦多交會;然而,台灣人對東南亞的認識,卻十分有限。
若非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以及新住民和東南亞移工的增加,讓我們有機會從產業與文化面,窺見東南亞諸國燦爛多樣的面目,這島嶼間的對話,不知還要再等多久?
據此,編輯部希望能透過「從島嶼到島嶼」的概念,由歷史、文化、生活、職場、學習等面向,連結台灣與東南亞──這樣的設計,除了避免讓本書流於「東南亞科普書」,也盼望展現出《換日線》「立足台灣,連線世界」的初衷。
其次,為了讓前述的「策展」回應到讀者需求,我們從今年開始,會於選文前調查讀者們對內容的期待,並檢討我們過去疏於經營的面向。
這一次,我們發現:讀者們好奇的,不再只是「台灣人或外國人如何看待東南亞」,還有「東南亞在地人的真實想法」。於是有了One-Forty 對回國移工安娜的專訪,與馬來西亞作者暮凝在台求學的切身分享。
而〈全國 11% 人口「走出去」〉,雖然場景在非洲,卻道出了許多東南亞移工們,不分工作地域的共同心聲與處境;作者更以自身的台灣人身份,反思「同為海外工作者,將來如何把資源帶回家鄉」。儘管主題不盡相同,〈從質疑到想念〉一文,也透過異鄉人對異鄉人的觀看,傳遞出相似的關懷,讀者不妨對照兩篇文章,將更能掌握其間的情感與覺察。
最後,為了讓年輕讀者,更能感受到個人與東南亞的關聯,本刊收入多篇針對年輕創業者及研究者的訪談,包括東帝汶台商會秘書長、新南向政策研究者、越南新創負責人,以及台灣本地相關機構── One-Forty 和「1095,」的創辦人們。他們用行動和實力、青春與熱血,證明自己對土地的熱愛及影響力,謹在此表達《換日線》衷心的祝福與感謝。
《換日線》夏季號共收入 23 篇文章,列舉不盡,只能交給讀者自行探索、體會──千面東南亞,你看見的將是哪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