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8/08/02 [第1639期]:教你看穿候選人包裝術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8.08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教你看穿候選人包裝術
 
吸睛 賣萌 搶錢 箍鐵粉
柯文哲9小時募5000萬的祕密
 
 
6月23日晚上,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舉辦大型造勢晚會。群眾大會是過去民主運動最強力的動員方式,而這一天雖有許多綠營重量級人物助陣,到現場的人數最多只約1萬人。
 
同一天,也要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利用網路社群媒體Instagram(IG),展示自己簽下房屋抵押文件、借錢支付選戰費用的圖文,短短幾小時便已收集到5萬個讚,最終更超過8.5萬個讚。
 
一個月後,柯P的網路群眾募資,更創下9小時募得近5千萬元的紀錄。約莫同一時間,姚文智因為在網路上抱貓賣萌,反而得罪了貓迷、貓奴選民。
 
網路新科技,帶來新的傳播、宣傳與動員方式,也重新定義了選戰。以照片、短圖說及主題標籤為主要內容的網路社群媒體當道,政治人物如何和他的選民溝通?
 
他們又如何運用這種以影像取勝的新媒介來塑造個人形象?
 
四年前的選戰,網路已扮演重要角色,今年縣市長選舉將更倚重網路。參選人和他們的團隊如何操控這個媒介,為他們帶來粉絲、獻金與最重要的選票?我們為您深入解析這場影像時代的選戰。
 
◎編輯部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39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司法 減少爭產、照護衝突,仰賴小孩或親戚以外的新選擇 意定監護 未來由誰照顧自己決定
  • 兩岸 注射疫苗曾傳出嬰兒死亡、男子幾乎失明案例 疫苗之亂爆不停 中國家長想移民
  • 小旅行 大王蓮上浪漫留影,千年藻礁知性生態遊 桃園蓮花季 「蓮」香惜玉去
  • My厝 二五○○萬換新又換大 內湖「價實惠」 最受換屋青壯族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