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392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本刊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18.08

出版社: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8

本期內容簡介
 
嚴肅的課題—督導的教育與訓練
 
台灣的諮商師的教育與訓練最大的缺點就是督導的培養與訓練。目前的督導在醫院多半是醫師、社工師或心理師。在職場的前輩與新進人員的組合,未必能符合督導的要求。有經驗者是否能勝任督導工作,如果執業類別不同,困難可以預期。督導是否可以養成,這是一個問題。只是經驗年數久未必能適任。誰是督導的最簡單的標準就是我們都會有即使付費、花時間也很想請教他的人存在,但是這個標準很模糊。
 
具體而言,在臨床的專業領域—心理臨床、醫療臨床、社工臨床對於督導的需求日增,這些專業人員的教育與訓練受到重視。因此,養成專業技巧的督導之高級教育進修浮在檯面,這是我國當前最重要的課題。美國在這方面是先進國家,有許多論文與專著。
 
督導的功能有下列幾點:
1. 評論者:監控與評價的功能。即會議主席的功能。實施督導時,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可以看到受督導者做什麼,有關的實踐如何實施?根據它評價受督導者的技巧水準,據此可以確定受督導者能組合要給什麼?如何幫助。通常督導者會花許多時間在這一項。尤其在初期如此。
 
2. 提供資訊與教導的功能:這是教師的功能。根據從監視與評價的結果所得到的對於受督導者的了解指出有關的問題並提供資訊,包括應該閱讀的書單。具體而概要的提供技術上的建言。
 
3. 仿效的功能:就是實習者仿效督導的意思。就如「孩童在母親的背中成長」,受督者看了督導的態度或姿勢學習。起初的「監視與評價」與「提供資訊教導」兩個階段的做法是督導者採取自己的臨床活動的實施的形態實施,這是一種對比的過程。所謂對比的過程就是受督者將與當事人的關係帶到督導關係中,讓督導=受督者的關係帶到與當事人=受督導者的關係類似的關係結構中。強調督導的關聯的關係在督導中平行的表現。
 
4. 諮商的功能:就是治療者的功能。如果受督者的內在問題使專業關係陷於困難時,督導會干與受督者的內在問題。這一點,因為督導的想法或立場會有相當的差異。有的會積極採取這個角色,有的則將督導侷限在教育、資訊的層次。要看受督者會不會把自己個人的問題接受治療的幫助而有所不同。督導至少要指出受督者個人的問題影響諮商關係。
 
5. 支持的、關與的:督導通常是整體的、支持的關係下實施的。加強受督者的專業活動的關係,有時候督導會直接接觸受督者。其程度要看受督者的職業的成長如何而定。
 
督導的課題,為了達成上述督導功能,督導實際上要做的課題有下列各項:
1. 經驗與專業技巧:對於實施督導的領域具有充分的經驗。所謂充分的經驗通常是指從事該領域十年是一個指標。對於該領域中可能發生的技巧問題以各種方式體驗過,內化整合為有組織的經驗知識。
 
2. 將案例概念化的能力:檢討受督導者所介紹的案例,了解其病理、問題所在、幫助的方法。並且能繪製專業臨床家對於當事人關係的圖形。
 
3. 理論的導入:臨床上不可能沒有一定的理論就去面對當事人。無論理論是單純或複雜,是意識化或沒有顯著的意識化,都是相同的。有些人憑臨床家的經驗與感覺做督導,並非沒有理論而是為被意識化而已。關於這一點,受督導者卻需要意識到自己的立場或理論。督導者有時候會憑自己的理論、經驗或感覺去控制受督導者。因此,就會發生除非從督導者的立場就不指導受督導者。其實,督導者應該在理論上有寬容性,並且考慮受督導者臨床上的立場之特徵去建立幫助的關係。
 
4. 職業角色的意識:要意識到督導的任務是一種重要的職業上的任務。它不是對於受督導者的權力的關係,也不是特權的關係,只不過是專業幫助關係的一種。如果督導的內在問題沒有妥善處理,角色關係會混亂而可能發生反轉移的現象。督導對於受督導者的性行為經常會被提出,就是典型的問題。
 
5. 情緒狀況的自我認知:維持專業角色意識的重要因素是對於內在的情緒狀態是否能意識化。尤其督導的任務是評價受督者的弱點或問題所在給予幫助,立場上容易形成上下關係、權利.支配=隸屬關係。支配=隸屬關係會阻礙受督者成長為專業者的創造性自我表現。
 
6. 自我評價:督導對於自己的專業要有安定的評價。如果這一點不穩定,就會利用受督者誇示自己的能力或堅持自己的理論與立場而引起混亂。因此,應該意識到某求受督者內在的安定是很大的課題。督導如果不能受到信任就不能指導。信任是人的因素,支配一個人的整個生活,督導的因素有他本來就具有的人的因素和教育可能的、因為經驗而得到的因素。
 
以上所述說明督導不能只靠經驗或感覺,應該以幫助學習為前提,在專業工作上自立。
 
最後看看Gilbert, M.所列舉的受督者心目中的好的督導者的項目:
1.督導有明確、具體的目標訂契約;2.此目標是與受督導者一起擬定的;3.此目標是有關受督導者的關心,例如當事人的特徵或診斷、心理動力、倫理問題的對付方法;4.雙方對於督導的期待是一致的;5.督導的時間只用在達成課題;6.受督導的評價限於特定領域,具體而明確;7.開會時能自由交換意見;8.督導不是以質疑回答的方式,而是明確的指示;9.督導給予支持與評價雙方;10.督導不是從「好」、「不好」的角度而是從是否達到關聯的目的去評估;11.督導鼓勵受督導者去嘗試要有自己的模式或信心的新的技巧;12.督導對於受督導者對當事人的積極的地方或相反的地方有所回饋;13.督導是同理、溫暖而有彈性的,不束縛受督導者;14.督導在督導的過程中使受督者的緊張或焦慮緩和;15.督導直接處理受督導者的防衛;16.受督導者從督導的教育方式、回饋、評價等混合許多方法中學到技巧;17.回饋是與所擬定的目標一致、有關的;18.督導是以觀察、回饋、提示鄧豐富而前瞻性的;19.督導廣泛的提示人際關係的技巧;20.督導有耐心地忍受。
 
督導的教育與訓練必須對於督導是什麼、目的、功能、課題有明確的定義而進展,這是今後我國的督導的教育必須面對的問題。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嚴肅的課題──督導的教育與訓練
  • 老人學 年老了,該丟的:真羨慕、真可恨、真後悔
  • 壓力調適 世代間的壓力增加中
  • 諮商心 自己可以回復嗎?
  • 正向思考 任何時候都要給對方「藍燈」
  • 心靈之窗 與友人歡聚
  • 醫療諮商新天地 運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於青少年自殺防治(下)
  •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八)
  • 華岡式諮商脈絡 生涯與職涯相關議題
  • 海外來鴻 不公平的選區劃分
  • 臨床心理學 完形治療
  • 永遠的懷念 天馬的最大貢獻者──陳春音女士
  • 禪語 突破人生的難關
  • 如何面對煩惱? 心裡想像把自己的「擔心」放在容器
  • 黑白集 大樹
  • 新境界 一百二十分的典範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