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2018年10月號]:食肉年代

點閱:1

作者:鄉間小路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8.10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原刊名為:農業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夾一片鮮紅的肉放上烤網,等待的過程中,肉色漸深伴隨香味四溢、滋滋作響的化學變化,令人心癢難耐。而所有的準備與久候,都在大口咬下之際,一嘗肉片的鮮嫩多汁、油脂的入口即化時滿足了口腹。肉的滋味充滿驚奇,難怪總是成為美食饗宴的主角。然而,美食也似流行時尚,會
隨年代更迭而有著趨勢演變,讓各時期的食用者吃到肉的多樣面貌。
 
食肉可以簡單。在吃不起肉的農業時代,有機會取得一塊肉,便把它的利用價值發揮到淋漓盡致,有些肉食傳承至今,依舊是老饕念念不忘的記憶。小吃店的肉燥飯、古城的香腸熟肉、巷口的祖傳肉羹麵,都是銅板價便能一嘗肉味的常民小吃。
 
食肉可以豪邁。1980年代之後速食店、吃到飽餐廳陸續出現,加上進口肉品的政策影響,奠定盤盤肉山在大餐饗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一解人們大口吃肉的慾望,享受無肉不歡的爽快。
 
食肉也可以精緻。隨著飲食觀念改變,分量不再是焦點,回歸到肉的純粹原味。選一塊新鮮有品質的肉,以最適切的方式烹調,細細品嘗肉質與滋味,吃肉也能精緻又健康。
 
無論喜歡吃得豪邁、吃得精緻還是吃得簡單,面對餐桌上的那道肉類料理,都可以細細體察料理背後的歷史紋理。

雜誌簡介
 
豐年社於民國80年發行《鄉間小路》月刊,以生活雜誌的型態,
讓本土農業走進每一個家庭之中;因為農業除了追求經濟性生產之外,
有必要讓農業外的人,認識不同價值觀念的生活型態。
 
《鄉間小路》一路抱持著 If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的理念,以軟性為訴求,以趣味性與感性為賣點,以節令蔬果、養生保健、環境生態、生活園藝及鄉村旅遊為主要內容,向消費者推薦高品質的三生農業,表現農村的活力、自然與尊嚴;讓農業與生活結合,讓城鄉更為親近。
 
《鄉間小路》關心日常生活,報導依節氣生產的食材,蒐集圍繞在餐桌旁的隨意言談和深刻記憶,想像彼此共同的、可實踐的未來。
說她是臺灣最早的農業生活刊物,一點也不為過。二十年來,《鄉間小路》踏實地在寶島上生活,持續記錄在鄉間遇見的美好事物,始終抱持「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的生活態度,每月定期和讀者分享當令農作滋味與在地生活智慧。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