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你做了什麼,決定你是誰
起先你只是注意到個案,等到個案不只一個,你會嘗試去找出個案之間的共通性,概括出一些通則,或勾勒出一個現象。
最早,或許是在2006年,百事公司(PepsiCo)找來印度出身的盧英德(Indra Nooyi)出任CEO,但當時媒體更關注的是她的「女性」身分。
接著,把時間快轉到2014年。那年2月,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接替鮑爾默(Steve Ballmer),成為微軟CEO。相較於他加入微軟超過20年的資歷,更受矚目的是他來自印度。
一年多過去,Google的CEO由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接掌。他和納德拉一樣,大學學理工,研究所念商學院,關鍵字又出現了:他們都來自印度。
於是,你很想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啊?」你也可能想當然耳地推斷,「印度人本來就很聰明啊!」
在Google輸入「India+CEO」的關鍵字組合,你當然會搜出一長列的印度籍/裔CEO,但是如果你看到他們任職的企業,眼睛或許會張得大一些:除了前述3家公司之外,包括萬事達卡(Mastercard)、Adobe Systems、美光(Micron Technology)、Nokia、帝亞吉歐(Diageo)……等許多頂尖的歐美企業,現任CEO都來自印度。
這個現象不是今天才引發好奇。早在2011年,《時代》(Time)雜誌就試著探討原因,標題是〈印度的主要出口:CEO〉(India's Leading Export: CEOs),文中採訪對象是安傑.班加(Ajay Banga),他在2010年成為Mastercard的CEO。
2014年,當納德拉接任微軟CEO後,《哈佛商業評論》網站上一篇文章〈CEO真的是印度的主要出口嗎?〉(Are CEOs Really India’s Leading Export?),再次試著解析為什麼印度CEO這麼強?文中提到,我們不該將焦點鎖定在「印度人特別厲害」,而是要體認到一個現實:當代大企業都太國際化了,員工遍及全世界,遴選CEO時,不問國籍,唯才適用,不但是時勢所趨,也能激勵全體成員。
的確,在思考「印度為什麼『產』CEO」時,把一切歸功於「印度」因素,因果關係很難釐清。看看尼汀.諾里亞(Nitin Nohria,他是現任哈佛商學院院長,史上第一位非美國人的院長)說的:「1984年,我從孟買印度理工學院畢業後,立刻動身前往美國。幾乎有2/3以上的研究所同學的選擇都和我一樣……」
一代代的印度留學生,選擇去到美國求學、工作、生活,不是個個都成為跨國大企業的CEO。面對「為什麼是印度人」的提問,《時代》雜誌歸納了幾個原因:英文好、善溝通、多元文化背景、政經環境複雜、資源有限必須靈活應變……。不過,這些條件,難道只有印度人有嗎?有了這些條件,就能當上Google的CEO嗎?
我還是最喜歡安傑.班加的回答:「你做了什麼,決定你是誰。不是因為你的膚色。」
總編輯 齊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