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舞出太平洋
Sino-Corporealities
「華身論」(Sino-Corporealities),是我近期受到學者史書美的「華語語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之啟發所提出的觀點,用意在探討華語語系與舞蹈領域中「身體論」(corporealities)研究的多元發展,以及如何因不同的歷史、經濟、文化等時空環境的差異,而發展出不同的風貌。1 何謂「華身論」?華人的身體因為血緣而擁有共同特質?身體論在西方的學術用語,包含舞蹈發展的身體訓練系統,以及其訓練體系所涵蓋的價值觀等元素,因而表述出整體的理論與身體實踐。這期特別企劃,邀請幾位藝術家/作者,分別從中國、台灣、香港以及馬華的案例,來探討不同華語語系社會,因不同的策略,所呈現出的多元創作。
首先邀請香港詩人/評論人洛楓,從她2006 年開始觀舞並著手書寫舞評,回顧香港舞壇「後九七」的型態與變化。文章分成三段落:(一)從香港早期代表性編舞家黎海寧(Helen Lai)與伍宇烈(YuriNg)的經典重建;(二)跨界的舞蹈製作,如結合文學、流行文化與國際共製;(三)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實驗與嘗試。他並且以英國作家狄根斯的名言結尾:「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來期待香港的舞壇更自由,更突破。
其次,目前在上海任教的台灣舞蹈學者司徒嘉怡,先畫出中國目前「繁花似錦」的舞蹈景象,尤其是上海與北京的一線城市。再針對她研究的獨立藝術家文慧以及她成立的「生活舞蹈工作室」,介紹文慧的《報告》三部曲與「民間記憶」系列作品,以及她跟吳文光共同主持的「草場地工作站」,並透過「青年編導計畫」對陶冶、二高等中國新一代獨立編舞者的提攜。雖然2014 年之後,這個象徵中國獨立藝術家的「草場地」因租約到期而結束,但相信他們所提倡的創作自由,應該持續發酵著。
至於有關台灣舞蹈的篇章,則邀請了2017 年「世大運」開幕典禮導演之一的謝杰樺,以及目前就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舞蹈博士候選人李宗興,針對開幕節目第一段所策劃關於如何構思與落實「台灣」的歷史元素,共同執筆與撰述。
整個開幕式以鯨魚拉開序幕,代表著象徵中華民族主義的秋海棠,被同樣類似台灣海島外型的鯨魚取代。這是新一代藝術家對「台灣作為視野的認同轉向」(引自謝/李文章內文)。另外,節目更安排了許多原住民,福佬跟客家的美學與符號。第二段針對台北城市的生活寫照,則改用較具有青春活力與速度感的手法,轉換節目的節奏,甚至最後還將現代舞融合東方的氣韻,以及接下來的流行音樂。最後一段,則強調科技與競賽。作者強調,這個「國族想像⋯⋯是寄望於想像的未來」(引自謝/李文章內文),彰顯了身體可以創造意義!
華身論的案例最後探討的是馬來西亞的華裔舞蹈人。由三位在台灣北藝大任教或拿到學位的馬來西亞華裔舞蹈人,分別闡述不同時代與世代的現象。首先,余詩文對早期馬來西亞「全國華人舞蹈節」的介紹,引入1979 年起,馬華團體如何藉由比賽等形式,提倡藝術工作者的國家意識。
而馬華單元的第二篇,也是主要的重點文章,則是邀請了目前任教於北藝大舞蹈系的吳文安,親自撰寫了他二十年前,與幾位同樣來自馬來西亞,在香港圓夢的男性舞者,一起演出的作品《男生》(1996),由香港編舞家伍宇烈為他們量身打造。這群「來自南方喜歡跳舞的孩子」,1991 成立了「南群舞子」,一路相互扶持,投入舞蹈圈。雖然如今,吳文安隔了近二十年,因成功轉行為舞台燈光設計師而退居幕後,但透過好友們的力邀,再度站上舞台,並終於因《男生》的重演,有機會回到馬來西亞故鄉演出。透過他的娓娓道來,描繪出一位馬華舞蹈工作者的心路歷程。
最後,馬來西亞華人的中生代編舞家郭少麒,分享千禧年前後,馬來西亞舞壇的全球化展現。如同他的前輩吳文安,也是輾轉從馬來西亞,先後到了香港跟台灣發展。只是如今的馬來西亞舞蹈似乎環境較健全,軟硬體設施更齊全。一些當地的舞蹈科系,也都聘任了優秀的華裔舞蹈家任教,或擔任相關的藝術家或行政職位。他的結論是,由於目前這些人多屬自由工作者,因此難免流動性高。本人也非常期待他們能將彼此在國內外聚集的能量,投入馬來西亞舞蹈的環境。
這些都只是來自中國、香港、台灣以及馬來西亞的些許華身論之面向。相信透過這期「華身論」的特別企劃,可以引起更多舞蹈相關的研究學者與藝術家,對這個議題產生興趣,進一步對話,讓這個現象持續開花結果。畢竟每塊土地所孕育出來的花朵,都受到當地特殊氣候與土壤所灌溉與考驗,因此,能茁壯成長的,都是特別有毅力與生命力的結果。祝福遍布全世界的華語語系舞蹈家,百花齊放,相互爭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