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 [2018年4月 No. 197]:打破膚色迷思

點閱:1

並列題名:National geographic

作者:國家地理雜誌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8.04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38

本期內容簡介
 
【膚淺的顏色】種族到底是什麼?科學告訴我們,種族並沒有遺傳學或科學方面的根據,反而很大程度上是人為標籤,用來定義和區隔我們。
【那些把我們分開的事情】我們天生就會將我們和他人區分開來,並偏袒自己的群體。科學是否能提供解決之道?
【生命變複雜的開始】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經過演化大爆發―不只一次,而是兩次―從簡單的微生物變成複雜的大型生物?科學家從早至億萬年前的化石中一窺端倪。
【最後的北極冰】科學家預測,覆蓋大部分北極地區的海冰將在本世紀末縮減到只剩下格陵蘭與加拿大以北的一條狹長地帶。在北極熊和其他野生動物為生存奮鬥之際,這個地區將會成為牠們的庇護所。
【乾涸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幾座湖泊正因為氣候暖化、乾旱以及過度使用而正在枯竭中,危及了棲地和文化。
【新聞幕後-廢墟中的日子】敘利亞內戰將阿勒坡市區化作一堆瓦礫。如今隨著阿勒坡重獲依然脆弱的正常生活,最大的挑戰是重建失去的一切。
【新聞幕後-不當小爸媽】哥倫比亞的中學實施一項課程,以亟需照料的機器寶寶來抑制未成年懷孕。
【新聞幕後-年幼、孤單、進退兩難】數千名兒童難民滯留在塞爾維亞,他們獨自逃亡,盼望歐盟能夠給予庇護。但歐盟並不想接收他們。

雜誌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承襲國家地理學會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自1888 年以來探索世界、發現未知的薪火,在每個月出刊的雜誌中,帶讀者神遊四方,理解與認識「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