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發行人的話日本的Sodick是世界級放電加工機及線切割機的領導者,在金屬3D列印的領域也走在產業的前端。公司是在1976年石油危機的動盪中,由古川利彥先生所成立。這位曾在東京電機大學附屬專門學校埋頭苦讀「放電加工理論」的創業家,在一次實驗中,因不小心的配線錯誤,偶然發現了放電加工時「電極無消耗回路」的電路設計,進而把公司的發展帶入了新的層次。古川先生在接受媒體訪談創業歷程時曾說:「這個發現,宛如是上天給我的禮物。」一個不經意的大發現,雖然含有運氣成分,但我始終認為,只有先努力讓自己走到蘋果樹下的人,才有機會接到樹上掉下來的美好果實。
我不算認識古川先生,只在多年前東京的機械展上曾有一面之緣。八月上旬在高鐵上翻閱日媒時看到追悼古川一文,才得知他已於2018.7.6辭世,享年78歲。放電加工機製造,是個電控技術非常密集的行業。不同於金屬切削加工機有市售成熟的控制器能採用,放電加工機製造商通常都必須自己研發自家的控制系統,這部分往往是公司競爭力的核心。得知這位研發出身,用技術力把放電加工做到世界第一的長者殞世,我內心不免有所悸動。帶著微笑安息吧,古川先生。
本期切削加工與刀具專輯,PMC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李健勳副總經理為大家邀集了使用於飛機發動機渦輪葉片之高鎳基合金的切削加工研究等相關文章。企業報導的部分,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先生談到了台灣發展工具機4.0之路。另外,台達在整廠智慧化上的努力也值得我們深入了解。智慧機械特輯,遠東機械的自動化鋁輪圈智能生產線以及全自動虛擬量測(AVM)技術,您一定不可錯過。而離岸風電專欄中,風場運作時的總輸出功率變化之模擬分析也非常有趣。
十月份,在台中有「2018台灣五金展 10/17-19」,這是您了解五金機械、工具配件發展的好機會。最後,感謝普慧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對於本期封面的支持。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機械雜誌的第一品牌
「機械新刊」以機械界領航員自許,有工業4.0、智慧機械、自動化、空油壓、模具、馬達、傳動、齒輪、工控、切削、量測、工具機、綠能、車輛、風力發電等多種主題文章,使機械新刊在專業出版品中,得以不斷創新,引領市場。
充滿未來性之機械新刊具備三點特色:
第一,「選對的主題」。機械新刊每月所挑選的文章,都是對機械產業非常重要的指標性主題,多元化的內容整合,適合讀者每月翻看,汲取新知。
第二,「用對的人」。機械新刊之主編群結合產、官、學、研各界專家菁英,提供最優值的文章和綿密的產業資訊。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知識情商方面,哪一家公司有新產品?哪一家公司有好技術?透過機械新刊廣大的客戶產品資訊,讓廠商在行銷、研發、製造各方面都能領先群倫。
第三,「做對的事」。機械新刊的市場定位及聚焦策略,考量傳承與創新之間的平衡,希望雜誌內容能兼顧廣度與深度,除了持續保持專業文章的深度,更重要是與市場貼近,完全掌握市場脈動,同時加入人文的溫度。
2017年起,博士文創事業經營機械新刊,以「廣遞新知,用心規劃」為宗旨,努力建立遍及海內外的讀者群。以台灣為中心,向海外拓及讀者群,讓所有華語專業人士,都能翻閱機械新刊,從中獲得想要的資訊。另為使刊物成為最佳的行銷利器。經營團隊瞭解客戶的需求,讓機械新刊成為情資收集的專業平台,展示產品的最佳舞台。機械新刊紙本刊物搭配電商規劃,讓廠商在數位時代,將有更高更長久的曝光。
機械新刊的團隊專業,充滿競爭力。發行人黃立翰為東京大學博士,出身機械產業,親身投入用心經營。機械新刊必定成為台灣機械雜誌的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