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kě安可人生雜誌 [第4期]:熟年生活 咖啡日常學

點閱:1

其他題名:Anke安可人生雜誌

作者:邱詩琁主編

出版年:2017.12

出版社:侒可傳媒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4

附註:雙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咖啡流轉的時光
 
聊起咖啡,你會想到什麼生活景象?
 
對於熟齡世代而言,咖啡或許是流行的生活享受,但也是不少人的回憶,有著濃濃的人生況味。喜愛咖啡的老饕客,每個人心中總有自己喜歡的咖啡館。喝品味,
喝回憶,也是喝出人情味。一間年代久遠的老咖啡店、農村或菜市場內的咖啡攤位,喝咖啡可以配土司或甜點,也可以配牛肉麵或老闆私房菜,香醇咖啡搭配尋常百姓的小吃, 哪管是中餐或西餐,重要的就是老派的生活滋味,也是流動在多年主顧之間的人情味。
 
許多退休族也加入﹁ 玩咖啡﹂的行列。為了夢想、返鄉服務或培養興趣,有的開店,有的種豆,有的烘焙,咖啡提供了人生的第二舞台。一杯咖啡還可以扭轉社區關係,成為長期照護的創新模式,也可以是服務社區長者的新據點。北歐和日本的照顧咖啡館經驗,帶給台灣創新思考,讓扎根在地的社團找到新的可能性。
 
 
 
【安可專題】熟年生活 咖啡日常學
咖啡,
跨越階層、城鄉、口味、年紀,成了老少日常必需的療癒飲品。
熟年人喝咖啡,品味的是生命既往情懷;
熟年人煮咖啡,熬出的是人生百態滋味。
濃厚回憶與光陰韻事,一併被收攏在咖啡裡,
跌宕勾舌、疊層回甘,像咖啡的味兒,
流淌成一幅幅,各自珍藏各自香的咖啡生活圖景。
 
*開店案例
酩酊咖啡於喧囂-開在菜市場の咖啡店:四季人情咖啡
從市場內序列的菜肉販攤中飄溢而出,咖啡香是掙脫雜沓滋味的弦外之音,無論吃飯還是吃麵,它是肉菜一盤之外的絕妙搭品。
 
歸鄉路有光-田中央的農民聚所:溪州喬咖啡
這裡是一杯手沖咖啡、手工製司康與一碗麵,就能療癒做工疲憊感的空間。如果有個孩子,因為我煮的咖啡,想到家鄉,那我就成功了。
 
長春巷內的咖啡逆襲-老社區中的新平台:種子手作坊
一間開在台中烏日地區巷弄中的新咖啡館,館內服務生盡是上了年紀的熟齡面孔,咖啡香、人情流動及慢燃的溫火,期待扭轉社區關係,提供社區熟齡族的新舞台。
 
 
【安可別冊】全哥古爸出任務 探訪舊時代的新容顏
 
人生實境之旅,尋找老靈魂的美麗與哀愁
隨著「樂樂活大家講」活動從北部沿東部至南部,再循北上路缐繞行西半邊,從南部連回中部與北部,全島繞了一圏, 最後飛至澎湖西嶼; 這是一場長達兩個月, 跨越二十個縣市, 三十場實體活動, 長征四千五百公里的實境之旅;從鄉村到都市,從海邊到山區,走過眷村、漁村、部落、客家庄、安養中心和榮民之家等地,全哥與古爸貼身採訪近百位七十五到一〇一歲高齢長者,傾聽近千位長者的真實告白。
 
 
【熟年時尚生活】藝術家黃銘哲的生活、創作與時尚
 
開在荼蘼海,蒼山遺成瀧
好似為藝術而生而活的生命樣態,主宰了黃銘哲生活的一切;起落為美,沉浮為美,以美為度,為美耽溺,為美而創造。此生,單一(且唯一性)的傾注,宛若孤擲一朵花,寄寓花綻永不謝,那朵花,就是藝術,就是創作。
 
 
【人生學校X朱魯青】一路歸零的熟齡人生 在靜坐與繪畫中返回初心
從二十幾歲在景觀設計界嶄露頭角,朱魯青一手打造了亞哥花園、卡里多樂園、龍谷樂園等主題樂園, 案子接連成功, 連國家公園與中國業者都爭相邀約。曾經當過嶺東科技大學的創系主任,朱魯青在五十歲時,卻選擇捨棄一切前往澳洲,回歸學生身分。何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朱魯青笑笑說:「這就是我的歸零哲學。」
 
【我的狂想曲X洪淑娟】我的極限,藏在山裡 六十四歲完登百岳的狂想牙醫
洪淑娟的牙醫診所牆上掛有百岳圖片,有些患者知道她前幾年爬完百岳,稱讚她很強,但她絕不承認。這是個外表柔軟,內在意志強悍的狂想家。
 
 

雜誌簡介
 
這是一本以熟年健康退休族群,為發行對象的人文生活雜誌。它提供一個嶄新的生活提案,有趣的生活內涵,健康的活動取向,做為大家分享第二人生的平台,讓這個族群享有優質、多元、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期望匯聚這個族群的人力、智力、物力等資源,共同參與偏鄉教育等各式公益活動、支持青創產業,讓自己的一生精髓得以回饋給社會。期許退休後的人生「安可」再現。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