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當時尚作為一種敘說故事的媒介
服裝用來有目的地隱約遮掩身體,同時施展她/他的魅力,這般的功能,任何厚薄質料及垂墜或裸露的程度,多少都帶有些隱性的意涵。服裝可以修飾太瘦或過胖的體型。在樣式方面,中國早期婦女裹腳鞋、歐洲歌德細長的尖頭鞋,或者17-18 世紀巴洛克時期的細腰翹臀等,除了表現當時代的風格,也許揭露女為悅己者容、信仰,以及社會父權下的產物。然而,當拖鞋開始流行、襯衫線條的軟化,褲子腰線下降,又代表了甚麼社會意義呢?緊身襯衫展現軀體的性感,而現代流行時尚款型線條漸趨寬鬆;並且,當代的時尚開發出很多新的視覺語彙,硬領可能搭配一個薄而鬆垮的上衣。早期具實用功能或特別意涵的圖紋,現今只留下成為裝飾性質了;服裝,在新時代的定義,不再只是服裝,更可能是一個人體造形藝術。當代的創作有一種像自我療癒、自我探索的行為過程,這些時尚的物件則是完成這樣探尋自我的一個重要媒介。服裝的性別差異也在相關的領域默默地展開它的敘說。從自然與本質出發,這蔽體的物件,如何進而成為傳輸創作者想像、記憶、情感與故事的媒介?
本主題策劃意圖探索時尚創意的敘事潛能,一窺當代時尚創作裡所挖掘對於形態與材質或思維歷程中的可能連結。
觸及產業實務、經濟效益,林珮竹帶領讀者以一個相對遠距的觀察,點出時尚的當代特質;以一個時尚產業工作者的角度,理性歸納流行時尚趨勢與形成因素;有時又像流行資訊分析報導,持續思辨何謂時尚以及有關流行時尚的現象;自問自答,在書寫的過程中或許獲得解答,藉由療癒別人也療癒自己,為讀者剖析時尚的不同面向,感染一種與時代同存的美好。而以創作報告為基礎,葉立誠提供二個時尚教學案例。
案例一,以「自我對話× 時尚態度」為命題,創作者經由探索與自我的對話,轉化成系列時尚作品;並透過文獻的啟發,觀測創作素材的運用與自我情緒之間的連結。案例二,起始於兩段名人語錄,命題「美與醜的自我感官」,思辨何謂美、何謂醜,藉此確立自我認知與對自己原初的探尋;並訴求「美」的另一層面的道理,再轉換為服裝形式的創作,讓自己從社會既定美醜框架下釋放,重新找回自我價值。藉由創意實作來探掘自我的演練,對學子很重要。
以簡單樸實的物質態度創造新穎的服裝樣式,主張物盡其用、順勢而為的設計思維,以一則可愛的動漫故事開場,陳華珠整理四種永續設計的類型,並提供創作案例與方法。融合理性論述,創作語彙揭櫫單純聽從材質本身的條件,攫取素材特質,順勢發揮而形構素材再造;創作者敏銳而謙卑地藉由「布料主導的服裝幻想秀」,著實表露了素材的自明性。相對於陸佳暉一篇充滿詩意的自傳體。以第一人稱的創作者自述,以記憶的書寫為主軸,陸佳暉讓讀者近距離碰觸創作者的心境,品讀她的內心世界。用織品當媒材說故事,描繪失焦或不協調的圖面,連結凝重幾令人屏息的情緒;空間、時間與記憶的闡述,想像場域的擴張是真實的也好,虛構的也罷,透過虛實與錯置的技法,創造讀者一個全新的想像、全新的故事場景。故事是真是假,已然不那麼重要;最寶貴的記憶珍藏,深深地留在創作者自身,以及藏在藉由作品所誘喚的觀者內在可能被喚醒的潛藏意識裡。
轉一個角度觀之,服裝與造形特徵並用,以再現影視故事的角色之表徵。不同的時尚元素融入各式各樣的故事角色,陳明珠從影視傳播的角度,幫我們延伸出一個很不一樣觀看時尚的視野。據此,我們進一步透過影視作品觀察到品牌服飾、高跟鞋等時尚物件成為故事情節中角色對白內容;衣飾髮妝使故事場景輪廓分明、劇中角色性格鮮明。設計師藉由衣飾髮妝再現情節中角色特徵,敘說故事的時空背景與社會文化;憑藉衣飾造形的敘事力,人們醉入虛構的情節裡。時尚的身體、性別議題並且在此特別被突顯,討論連結了我們所處的文化意識形態中所觸及的服裝社會心理學之核心。
在這書寫「時尚」的篇章,偕同時尚產業工作者、相關領域學者與創作者,以述說時尚的方式聚首,有趣的組合,激盪出一番視覺與美學概念的對話。不論是融入時尚的影像,用衣飾髮妝述說關於覆蓋身體的物件以及感動人心的故事;或是,作者/創作者透過持續地與自我對話觸探時尚素材多元的領域;當織品與服裝成為一種敘說故事的媒介,述說的情節如同那素材在拼接重組或交織的過程中被轉化、被再詮釋。當時尚成為承載彼此思維交流的媒介,作者的感性內在或理性思辨,在與讀者互動的過程,於個別經歷的投射中被串起。是以,時尚作為敘事的媒介,不管在學界及產業界,或作為影視視覺表達,描繪人與環境故事,呼應地方與文化的特殊性;特別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製造的大量普及,導致淹沒個體特殊性的可能;應對時代趨勢架構之下產生的問題,更彰顯時尚敘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