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 108/01/15 [第69卷1期]:前進有機農業3.0 永續發展必要指標

點閱:1

其他題名:Harvest semi-monthly

作者:豐年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9.01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24

本期內容簡介

前進有機農業3.0
永續發展必要指標

《有機農業促進法》預計於2019年5月30日正式實施,友善環境耕作納入輔導範圍,並調整鄰田汙染罰則、保障租期等規範,以期順利進階有機農業3.0。有機農產加工品相關法規及驗證,則有待產官學界共同討論最佳方案,突破國際貿易困境,提升有機農產加工投入意願。

有機農業生產在於土壤、生態環境、作物選定、農場規劃等面向,皆須科學化經營管理。無論農場規模大小,評估合適通路後,進行資源整合以長久營運,兼顧食品安全與友善環境理念。圖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田,除了進行良質米育種,也致力於研發抗逆境品種,以穩定有機農產品產量與品質。

雜誌簡介
 
豐年社成立於民國40年,並於同年7月15日發行「豐年」半月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所以「豐年」的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半月刊已連續發行了60餘卷,在過去60餘年間,「豐年」與台灣的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台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在早期的台灣農村中是很多人必讀的刊物。「豐年」目前以雙周刊繼續刊行。

  • 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 老頑童說故事>農家水塘聚財更聚樂
  • 豐話題 Harvest Topic 友善畜牧>臺灣畜牧產業轉型指南:兼備友善飼養與在地特色品牌 同時精進產業韌性,「保存抗逆境品種、建立專業管理體質」為二大攻略
  •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 生態養殖>臺灣生態養殖多樣性,精算環境負荷量 跨產業結合社區經營,帶動在地經濟多元提升
  • 農業人才 Agri People Young農>畢業前先為農產業提案,創新企劃深化產學接軌潛能 直擊農產業現場,學生團隊研發成果促進從農動力
  • 農業經營 Agri Business 畜牧經營>多角化經營城市牧場,羊乳業不再只是童年早餐回憶 水流莊牧場打造自有品牌,以觀光休閒、創意加工拓展新出路
  • 農事一點靈 Agri Practice 農機保養維修>季節性農業機械易故障,自行保養前認識動力結構 二行程汽油引擎構造輕巧,圖解循環運轉模式
  • 農入生活 Living 營養保健>朝向低負擔飲食,動力勝於意志力 健康養成從小處著手,正確攝取營養預防疾病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