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399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本刊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19.03

出版社: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8

本期內容簡介

輔導線上

提高警覺—學校危機及其對策
「危機」是指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狀態,就是突然情況變化時不知如何面對的情形。例如面對破產、離婚、失戀、失業、自殺願望、他殺願望、自殺未遂、他殺行為、災害、別離、疾病、虐待、暴力等情形時,一般諮商無法應負的情形,國外有危機介入專案(Crisis Intervention Project),針對「緊急狀況的處理」。危機介入是對於緊急事態的應急處置的意義較濃,危機諮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去把握危機介入屬於「培育的諮商」,危機介入是「治療的諮商」。

學校的危機事件指發生危機狀況的事態。如發展上的問題:如青年期、高中、大學畢業所面對的問題;自殺:近親、同學的自殺;性暴力:如兒童的性虐待;個人的喪失:如同學、老師、寵物等的死亡;誘拐:被誘拐;自然及物理上的災害:如地震、洪水、失火、車禍或爆炸等。

如果發生這些事件,對於某些人所產生的心理崩潰都不能忽視。危機狀況是指以通常的自我防衛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崩潰的狀態。危機諮商發現陷於危機狀態的學生往往有下列症狀:情緒反應:如哭泣、憤怒、後悔等;身體癥候:如無力感、不適應感、混亂、焦慮;行為問題:如不和睦、衝突、失眠、混亂狀態。上列情形都是表示一個人在壓力狀態。因此,需要衡量某生是否陷於
危機狀態。危機狀態是個人暴露在危機下,身心感受威脅的情形。危機諮商員要有基本的諮商技巧,透過介入過程持續注意個人的安全。危機介入的目標與一般的諮商不同。危機介入時,諮商員比一般諮商要更集中注意力,積極處置、更指導式,因此,擔任危機介入的諮商師必須了解諮商與心理急救措施的不同,亦即要具備「危機諮商」的常識。以自殺為例,列舉幾種狀況供參考:

一、在日記或筆記上有閃爍「自殺」的文章時:
1.以發現的人為中心組成援助小組。
2.在小組一起評估自殺的危險性。
3.提出問題的人與當事人接觸,要注意不要讓當事人覺得他的秘密或名譽被侵犯。
4.對當事人不要有逼問式的質問,尊重當事人的自由與自尊。

二、學生訪問老師說「想死」的情形:
1.肯定他告訴老師這個事實。
2.不要有「懷疑」或自作詮釋。
3.傾聽訴說,了解學生想死的心態。
4.要沈著、從容,訓斥哀求無效。

三、好像已決心要自殺的情形:
1.想要自殺的人有希望被救的情緒,要肯定及時能幫助。
2.如果有不同於平時的行為,其決心是很堅定的。
3.不要搬出道德標準說服,因為會有反效果。
4.即使有堅定的自殺意願,要取得「延期」再交談的機會。

以上只是一個例子,輔導教師對於危機處理要有對學生、對教師、對職員、對行政人員、對家長、對校外機構的整體的構思,才能收效。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提高警覺──學校危機及其對策
  • 培養勇氣 發現自己的優點的方法
  • 正向思考 克服年老的九個祕訣
  • 諮商辭典 督導
  • 諮商心 治療的根本是「身心一如」
  • 自我暗示 有強烈的願望與暗示才能實現希望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保持與增進
  • 醫療諮商新天地 初進醫療諮商領域學習者之遺傳諮詢與罕見疾病門診跟診見習的聞與思
  • 臨床心理學辭典 支持性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十五)
  • 禪語 感應道交
  • 人物專訪 從放牛班到博士班努力向上的自我實踐者──葉文芝博士訪問記
  • 臨床心理學家 安娜.佛洛伊德(Freud, Anna, 1895~1982)
  • 華岡式諮商脈絡 家庭與親子相關議題3
  • 生命詩情園地 愛.相連
  • 新境界 孩子,你的未來一直來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