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文學影像˙同盟啟動】
內容即力量的年代,文學如何被重新注視?我們經由積累已久,或萌芽實踐中的文學/影像工作,看見不同的火藥。大綱劇本短片小說,如何互動產製驚悚?寫作者帶著文本走上天橋與濕地,從川端橋到101,耳朵如何帶著眼睛走路?在文學改編的影視潮流中,如何掌握生存法則?島嶼上的人持續寫作,我們持續追蹤故事送達的地方。攝影師拍攝作家,作家拍攝作家,作家看攝影師……那裡有眼睛的故事帶來的衝擊與震盪,有框內經典的教養與啟蒙。
鏡頭開啟,光線預備策動時代的神經。
跨界企劃現場
點燃危險好夢——專訪鏡文學「驚悚劇場」◎鄭博元
重新打開城市空間的可能:臺北文學季《耳朵帶路》導演╳演員對談◎劉亦
尋找島嶼寫作的人:新世紀文學紀錄片在臺灣,及其外——專訪目宿媒體 ◎蕭智帆
另一種注視
甘耀明◎賴小路
零雨◎王志元
路內◎汪正翔
言叔夏◎吳翛 Wu René
我們愛得依樣純淨──給陳雪與阿早◎追奇
跑馬燈還是燈馬跑?──讀林予晞《時差意識》◎陳栢青
只有一種的直覺支配著他們 ──前進!談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作品改編戲劇 ◎盞彧
眼睛的故事
凝視深淵◎朱嘉漢
後巷◎夏夏
薩喬瓦利的審判◎羅士庭
高速列車◎劉庭妤
框內經典
《下女的誘惑》:挑戰男性凝視◎李信瑩
薄紗與框景:談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鹽的代價》改編◎翟翱
《孽子》,我的同志教育指南◎方清純
編者的話
一切都活了 ◎馬翊航
2013年秋天,在北美館有一場張照堂的大型展覽,當時約了顏訥一起去看展兼外拍。四百多張影像,八部紀錄片與影片,手稿,塗鴉,札記,講座,一個下午也看不完。特別喜歡他人像攝影裡,臉孔之外的緊張與寬容。他拍黃俊雄,右手操偶,左手在胸前像預備說一個故事,牆上有人和偶相連的投影。有一些影像則是反過來注視你。有一張照片,是路邊的眼病醫攤,畫繪著好幾隻病眼圖示,眼藥販子的雙眼,從低處翻起盯著鏡頭,像是預告,通知,警告你,你有病眼——不過每次的注視與解讀,都應該是病眼。當天也看了他在1979年的《王船祭典》,座談會裡他說燒王船是「順風相送」。聽起來也對應了某種影像觀或時間觀,火與疫病慢慢搖出景框。
這幾年看過跟文學相關的影視作品裡,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許鞍華的《黃金時代》。人物對著觀眾說話,挑出肉裡的沙與刺:我所扮演的,你所信賴的,想要理解的⋯⋯我喜歡形式的挑釁與背叛。書寫與影像始終是神祕的工作,創造予未來,同時也朝過去追討與被追討。我們在這期希望經由積累已久,或萌芽實踐中的文學/影像工作,看見不同的火藥。鏡文學的驚悚劇場,是大綱徵選、劇本工作坊、短片開拍、改寫小說的多工生產,故事的流水線可順可逆,驚悚的火柴與同理心即將爆發。臺北文學季改編十篇不同時代文本的《耳朵帶路》文學影像將在剝皮寮限時播映,如何用聲音帶路,川端橋,德惠街,臺北101,導演盧子珩捕捉的是極遠或是極近?當賴和成為影集,島嶼上的人繼續寫作⋯⋯時間與空間的連線,故事會送到哪裡?小路,志元,正翔,吳翛,都是我喜歡的攝影師,他們很常拍攝作家,也想知道他們最喜歡的照片是哪一張。當這些影像不是封面或訪談照,卸下裝備,回到他們的眼睛時,會成為什麼?邀請追奇,但是請她扮演拍照的人,從側面捕捉她所心愛的作家,如何留下一切親愛的。當陳栢青看《時差意識》,那些並置,拋接,落差,恍惚的黑白,兩雙眼睛天昏地暗,就此相交。嘉漢、夏夏、士庭、庭妤寫「眼睛的故事」,翟翱、信瑩、清純寫「框內經典」,啟蒙與教養,衝擊與震盪,他們的眼睛有時代的神經。
時代的神經。像柏煜與騷夏談《上不了的諾亞方舟》,崇德與智傑談《小寧》,荒謬時刻,相聚時刻,悲傷的事要笑著說,離開的時刻要重新在場。張照堂在《文。張照堂》的〈非序〉寫:「因為書寫,而或顯現微光⋯⋯路的末端有光嗎?不知道,繼續找路就是了,一路好走。」
《黃金時代》最後蕭紅死了,畫面跳回《呼蘭河傳》裡金色的園子,歸還了記憶的蝴蝶。「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是那麼的自由。」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幼獅文藝》於1954年創刊,堪稱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雜誌,是一份專為青年學子量身訂做的文學藝術入門雜誌,亦為青年朋友 通往作家的一把梯子。早慧的文學心靈,可藉由閱讀《幼獅文藝》探索人生板塊;適齡、適性的閱讀,更有助於人生經緯度的定位。曾榮獲文建會「優良文學雜誌」 評鑑、及雜誌出版金鼎獎肯定。
《幼獅文藝》的刊物特色,適讀年齡:高中以上。1.文學:名家及青年寫手的文學創作,冷僻或喧嘩的文藝觀 察。2.時尚:五光十色的、話題的、實用的。3.觀瞻:預見明日成為各界高手的搶先報導。4.培育青年作家的搖籃:國內目前唯一有能力、且願意關注青年文 學發展的文學雜誌;長期以培養優秀青年作家為服務宗旨,幫助讀者擁有敏銳的思考及文字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