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简介
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是以脱离社会规范的目的或方法自己摄取的情形, 药物滥用的治疗,过去是以团体治疗为主流,其理由是过去的个人心理治疗因为患者的否认或依赖性、攻击性而很难应付,近年来认知行为治疗或内观疗法的有效性开始受到注意。
内观疗法是吉本伊信所创始,强调自我治疗、心理治疗的层面。内观疗法的特性有下列几点:
1.内观疗法是以过去的人际关系客观的、多面的、时序的调查,以发现真实的自己之自我观察的技巧。
2.治疗终结的时间只有一星期,非常短,却有惊人的效果。
3.治疗结构单纯化、定型化,容易指导,内观者(案主)的自主的努力效果很大。
4.不会被现在成为问题的症状或行为所困,从治疗开始沿着定型的主题想起过去的经验,焦点放在当事人的全人的领域。
5.因为调查过去的人际关系或针对生活方式做客观、全面、精实的调查,对于现在成为问题的症状或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发生认知上修正。结果承认疾病,病状被改善或消失,行为会有改变。
6.与认知行为治疗一样,不仅消除现在的问题,内观疗法独特的结果因为观察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的人生,藉全人的认知修正可以有真实的自我发现与建构新的生活方式,藉价值观的转变产生自我实现的能量。
药物滥用的过程通常是
1.导入期、2.脱惯期(前期脱惯期、后期脱惯期)、3.断药继续期。
内观疗法是想起过去的体验的作业,如果脱离其心身不安定很难实施。至少强烈的药物渴望减少,持续断药的动机形成时实施内观疗法最适当。许多药物滥用者没有病史,治疗导入期采取团体心理治疗比较有效。
内观疗法在治疗药物滥用上的效果受到注意,其有效性如下:
1.外在的治疗结构
(1)内观疗法把内观者(患者)从日常生活隔离、保护,提供安全的场所。并且用屏风与外界遮断、保护,集中内观,容易引起心理的转机。
(2)内观者被治疗者的母性全面被接纳、支持,并且因为指导者的父性被鼓舞,内观者以自励、主体地进行内观的意欲。
(3)因为有比较强的行为限制,要求加强自我控制力或忍耐力。期间一周有益于确立个体。
(4)因为一周规则的生活有助于确立个体。可以得到心身的安定性。
2,内在治疗结构
(1)内观是要调查自己对于对象人物的态度、行为,从内观的瞬间人我的界限明确区别,可以促进分离个体化或确立自我。
(2)依据时序调查过去的事实及对于许多人物的自己,合理化的自我像会被解体,克服「否认」,可能发现真正的自己。这对于药物治疗特别有效。
(3)调查「他人为我做的事情」可以察觉自己是因为许多人的支持或爱情而
满足需求的。这种「爱情体验的发现」可以治愈「别人没有为我做什么事情」的不满或被遗弃的体验、养育怠慢、暴力等心理创伤,憎恨或愤怒解消转为感谢与谢罪而「肯定他人」。回顾被他人爱、关心的自己时,可能得到「自我肯定感」。
(4)「肯定他人」使接受他人成为可能,这是改善人际关系或建构新的人际关系必须的条件。药物滥用的回复,人际关系是不可缺少的根本的治疗要点。
(5)调查「回馈他人的事情」时会发现太少,因此认识自我中心性或未成熟性、认识对于他人的一体性而强烈地促进自立或不再依靠父母。产生回馈父母的谢罪与补偿的心情。
(6)调查「带给父母的麻烦」太多,会产生自我否定。得到那么多的爱情,却有反叛的行为,对此产生罪恶感。因为自我否定,断然断绝药物滥用。
(7)虽然也有一次的集中内观而发生大转变的情形,但是也有不能达到充分的转机甚至有时候内观半途中断,需要反复导入集中内观的情形而需要反复导入集中内观。
(8)内观治疗效果未必是持续性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短时间的「日常内观」很虚样。参加自助团体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