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輔導線上
真心與愛—臨終關懷的壓力問題
「臨終關懷」廣義的指「死亡臨床」的一環,是對於接近死亡時期(死亡預測的3~6個月前)到死前的病人之專業性應對,包括病人死後對於家屬的悲傷關懷。
末期治療或臨終關懷有許多壓力有關的問題。無壓力對策不可能提供高品質的臨終關懷。臨終關懷的壓力問題包括患者的壓力問題、家屬或親近人士的壓力問題、從事臨終關懷的醫療有關職務的壓力問題、其他有關臨終關懷的壓力問題。
1.患者的壓力問題:末期病患的身心衰弱,一切功能低落,因此壓力耐性低,些許壓力刺激其體內平衡就混亂。末期患者的壓力問題包括症狀的痛苦與不自由、醫療.看護行為、各種人際關係、對疾病的不安、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因素、對於死亡的不安與孤獨。孤獨問題並非只在患者旁邊就好。有時候想要獨處,過度的關懷反而成為壓力。因此,需要適當了解患者的需求,採取順著
患者需求的關懷。
2.家屬或親近者的壓力問題:包括病患的病狀或經過、餘後的問題,與患者的關聯、與醫療人員的人際關係,經濟上的問題,社會問題,死別的預期焦慮與死別後的問題。因為家屬的年齡、性別、與病者的關係、個人的因素、經濟能力、所提供的關懷而壓力的程度與影響當然不同。因為家屬成員的意向或對於醫療或關懷的想法不一致所帶來的問題等。
3.從事臨終關懷的醫療相關機構人員的壓力問題:臨終關懷有醫師、護士、藥劑師、臨床心理師、宗教人士等各種職業人員都有關聯。這些職種有共同的壓力問題、職種特殊的壓力問題、個人的壓力問題等。其壓力問題可以分為職務而產生的壓力、人際關係所造成的壓力、起因於患者的壓力、起因於個人的壓力等。
4.其他臨終關懷的壓力問題:臨終關懷可以視為死亡的社會化現象之一,從此觀點有下列問題:醫療保險及醫療政策或醫療經濟的壓力因素,醫療技術高度化所產生的壓力,生死觀或死亡確認的不同等文化人類學的因素所產生的壓力。
5.實施臨終關懷時的壓力及其對策:臨終關懷手冊指出控制疼痛等症狀很重要,症狀的緩和列為最優先,患者的需求包括身體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社會需求、心靈需求等。對於家屬的關懷也很重要,死後的悲傷關懷尤其重要。
臨終關懷的壓力控制包括壓力刺激因素的應付、壓力認知因素的應付、壓力緩衝因素的應付、準備.背景因素的應負、壓力應付等五項。臨終關懷的壓力控制有病人要實施的、醫療人員要實施的、家屬要實施的、醫療機構要實施的、社區要實施的、行政單位要實施的,這些調和統整才會有最高的效果。這重要的一點是醫療專業人員不能成為往生者的壓力源。
6.臨終關懷壓力控制的準備:要適當面對臨終關懷的壓力問題,應該注意下列各項:要了解患者,如收集其生死觀.人格.適應水準等資訊、死亡的準備(包括往生者及其家屬)、醫療人員對於臨終關懷的教育、支援系統的整合、對家屬說明臨終關懷的計劃.取得了解.聽取意見、對於壓力及壓力控制的學習。
充分準備之後順著患者的意向與狀態進行關懷。醫療人員的態度非常重要。涉及臨終關懷的醫療人員應該確立死生觀,不能強迫推薦特殊宗教或死生觀。
面對面臨死亡者的人的基本壓力需要真心的愛,臨終關懷的核心—護理是通向禱告的嚴肅的行為。如何順應患者進行關懷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