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plus (Taiwan) [第84期]:2018北京獨立藝術空間調查

點閱:1

作者:art plus編輯部編輯

出版年:2019.06

出版社:藝術地圖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雙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專題
2018 北京獨立藝術空間調查
2018 Beijing independent Alternative Space Research
尋找替代之物
1980 出質疑:「為什麼替代?替代什麼?為了誰?」如今再看這三個 年,英格麗德‧斯西( Ingrid Sischy)曾針對替代空間提問題,雖顯得老生常談,但面對時下中國內地替代空間創建的熱潮,這個問題又不得不問。光是2018年一年,北京就多了6家非營利藝術空間,其中3家是藝術家發起的實驗空間,這番光景不禁令人想起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在紐約紅極一時的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
 
在勞倫‧羅薩蒂 ( Lauren Rosati) 主編的《替代的歷史:1960-2010紐約藝術空間》中,共計收錄了140個藝術家自行運營的藝術空間資料。據該書統計,這些空間最活躍的時間是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恰恰是與六十年代以降紐約藝術品交易的勃興以及1972年水門事件引發的民眾對聯邦政府的不信任有關。 由藝術家自發組織的替代空間,替代的既是主流機構的博物館和商業畫廊,也是在以新的空間滿足藝術家的需求,給予其不能公開展覽的作品以機會—彼時,紐約的替代空間之所以具有「替代」性,正因為它們是「藝術家的空間」。
 
時至今日,「替代」早已變成一個廣泛普及的詞彙,甚至有些濫用的嫌疑。自媒體時代的每個個體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這種欲望未必跟藝術有關。與此同時變得陳腔濫調的還有「先鋒」「實驗」「前衛」等字眼,這讓打著這些旗號出現的獨立藝術空間顯得既順應時局又不合時宜。每逢有新空間出現,獨立藝術空間創立的初衷、存在的原因就會被再次問及。那麼,這個「時」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本文探討的正是這些獨立藝術空間所要共同面對的「時」—小到「 2018」,大到整個時代,希冀通過一個橫截面式的調查,讓不同空間面對這個問題的處境和方法一併浮出水面。
 
然而,2018年的北京不比1980年的紐約,北京的空間不完全是由藝術家創立的,也不過分強調「替代性」,卻承擔著為藝術家發聲的責任。在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的獨立藝術空間群聚地中,北京因其空間總數和形式多樣的實踐而引人注目。到目前為止,北京地區的非營利藝術空間將近20家。本文抽樣選取的15家皆是2018年活躍在北京藝術界視野中的獨立空間。
在下面清單中分別以綠色、橙色、藍色標出:
一)東城區二環以內:箭廠空間、Salt Projects、I:ProjectSpace;IFP激發研究所、掩體空間、的|藝術中心。
 
二)798及草場地藝術區:泰康空間、望遠鏡藝術家工作室、PPPP空間、緩存空間、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北京空間)、錄影局(北京)。
 
三)公寓空間及實踐:外交公寓12號、車庫實驗藝術空間、
居民樓研修。

雜誌簡介
 
《art plus》藝術+++
 
《art plus》是藝術+生活,藝術+樂趣,藝術+人生各種的可能性,我們相信唯有找到有溫度的情感,藝術才充滿樂趣。
 
《art plus》以國際、年輕、跨領域為主調,內容涵蓋生活、視覺、表演等面向,為兩岸四地建立互動的文化平台。《art plus》將代表這時代我們需要的生活參照,從各城市差距中得到更大的啟發,分享相近觀點的樂趣,找出不同的生活意義,遠想彼此的文化底蘊,微觀各自的生活態度。
 
自《藝術地圖》2003年7月於香港創刊,2004 年1月發行港澳版,並於2004年5月出版《am post》,《藝術地圖》與《am post》已成為港澳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媒體。
 
《am post》剛出版時只是想要把藝術圈內的文化活動介紹給圈外的藝術愛好者,從每月印發兩萬份,之後不斷遞增,高峰期曾印到100頁並發行至每月3萬5千份。9年的光景伴隨著香港文化發展的醞釀期,社會在轉型,政府確立創意產業並帶動商界參與,民間力量成立並主動透過傳媒引領社會議題,年輕一代對社會的關注。《am post》將帶著《藝術地圖》走進7-Evelen的店鋪,成為史上第一本在香港7-Eleven雜誌架上索取的藝術月刊,《am post》留下了「a」for art,「m」for map的名字在歷史,正式改名為《art plus》,於2011年11月在港、澳與台灣三地同步創刊。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