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簡介
【封面故事】
高雄那瑪夏區民權國小師生,在圖書館內上課。(林格立攝影)
【多元化的教學場域】
是什麼樣的理念,讓「均一教育平台」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呂冠緯棄醫從教,一心投入讓教育普及化的事業;是什麼樣的方法,不論是在菁英學校還是在偏鄉教室,都能雨露均霑,靈活運用。讓我們跟著《光華》的腳步,一探這結合AI、大數據的教學技術,如何讓教室的黑板不會因下課後而消失。
另有一群年輕人,透過「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結合各自的專長,將青春投入偏鄉教育。讓他們分享如何以孩子為出發點,將生活情境融入教學,引發學習動機,進而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還有針對海外教育志工的專訪,聽NGO教育團體「遠山呼喚」分享從「幫助者」到「培力者」的服務歷程,並發展出深根地方的「教育種植計劃」。
此外,《光華》還專訪了兩位獲得「師鐸獎」的教師,從他們自身的人生經歷,到一次次刻骨銘心的教學實例,這「教室外」的課程,值得你我來細細探究。
* * *
本期「騎行台灣」來到東海岸台11線,以都蘭為起點,沿途伴隨迷人海景,一路聆聽在地人的故事;而每年四月中旬,台灣各地縣市政府,為了旅居台灣的泰國移工朋友,貼心舉辦潑水節活動,這項原本不屬於台灣的傳統節慶,隨著越來越多東南亞新住民移入,規模越加盛大,本次《光華》編採團隊特地前往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記錄下這獨特的人文風景。
另一件值得慶祝的,則是我國總統府在今(2019)年迎來百歲生日。這場域原是日治時代的總督府,也曾為台灣博覽會的會場,1998年被賦予國定古蹟身分,2006年更名為總統府,屹立百年不墜,不但有它獨特的價值與定位,隨著民主進程的推展,也賦予了嶄新的風貌。
* * *
2018年獲頒國家工藝成就獎的孫超,一輩子用生命為結晶釉做註解,年逾90已不太接受採訪的他,這次特地為《光華》破例,留下這精采的訪談記錄,不容錯過。
而由國合會所推動的「加勒比海地區資通訊技術合作計畫」,將台灣發展成熟的資通訊科技,無私分享給聖露西亞、聖文森、貝里斯等國家。還有針對國內減塑環保議題等多元內容,期盼帶給讀者的,不只是台灣的發展現況,而是時時刻刻堅持不懈的台灣精神。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台灣光華,世界光華
「台灣光華畫報雜誌社」(原光華雜誌)於民國六十五年創刊,目前台灣光華雜誌月刊以中英對照紙本及中日對照網路版向全球一百餘個國家及地區發行,包括全美一百多家書店同步販售,訂閱對象含括學術機構、藝術文化、貿易經理人、台商、華僑、關心台灣的國際經貿組織及外籍人士。
中華民國台灣長期推動南向政策,東南亞不僅是台灣的鄰邦,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增進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了解,也讓更多讀者知道東南亞人士在台灣生活的各種面向,於104年12月創刊《光華》東南亞三語文版(印尼文、泰文、越南文)。東南亞三語文版刊物以雙月刊方式發行,定期出版且均已數位化,建置於《光華》官網。
核心價值——呈現台灣蓬勃生命力
「台灣光華雜誌」每月以多元化報導及雋永圖文呈現台灣發展脈動,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遷。多年來以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深入採訪報導,並以中英、中日雙語對照呈現,因而獲得「兩岸新聞報導獎」、「優良政府出版品獎」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等獎項之肯定。
集結叢書——累積豐富多元資料
繼「光華」第一本叢書——「面對當代人物」於民國七十三年推出後,市場反應熱烈,開啟國內雜誌界將報導系列內容集結成書風氣之先河,至今「台灣光華叢書」已輯印三十餘種,包括:「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灣原住民文化」、「台灣特稀有生物」、「擁抱臺灣—百張圖片看現代臺灣」、「台灣民俗筆記」、「台灣好滋味」等叢書,可謂每本「台灣光華叢書」都是台灣不同面向的縮影。
數位整合——推動多元行銷
近年來,「台灣光華雜誌」與國內外媒體合作,進行跨界聯盟,除與知名電台合作單元專訪外,亦與多家網路平台合作發行「台灣光華電子報」及「台灣光華電子雜誌」。此外,更結合數位化科技,將累積三百期、數千萬文字之內容建立數位化資料庫系統,以多種檢索功能提升讀者閱讀及研究之服務。美國多所著名大學、國內中研院、國家圖書館、各地文化局圖書館等均為訂戶,並登上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料庫使用率排行榜。 「台灣光華雜誌」希望把台灣最真實訊息傳達給每一位讀者,不論是在國內,或是海外,讓每一個瞭解台灣的人更愛台灣,不知道台灣的人也能從這本雜誌中認識台灣、支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