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19/09/05 [第1696期]:香港終局決戰 玉石俱焚?

點閱:1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作者: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9.09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周刊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香港終局決戰玉石俱焚?
 
韓民調重挫激勵主戰派
郭柯王成功合體與藍綠一搏
 
8月最後一個周末,香港這座城市的氣氛顯得詭譎沉重。
 
民主派人士接連被捕,警方不准集會遊行,但群眾依然現身街頭。警察與民眾兩邊暴力都升級,衝突升高。
 
習近平到底準備如何處理這個棘手問題?港府會不會動用《緊急法》形成實質戒嚴?北京會調動軍隊入港「止暴制亂」?它又有哪些武力可動用?得付出什麼代價?而在中美衝突升溫之際,香港問題又將對兩強爭霸起什麼作用?
 
海外媒體報導,習近平8月中曾對香港問題下達指示:「誰惹的麻煩誰自己解決,自己去善後處理,不要再給中央添壓力。」似乎劍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隨後外媒也報導林鄭想撤回送中條例,卻遭北京否定。面對危機,北京與港府不同調,甚至中南海內部也有歧見。
 
香港這座城市氣氛空前緊張,街頭第一線的勇武青年們也愈見耐不住性子,高喊著「我要攬炒!」(一起死)。隨著10月1日中國國慶日逼近,香港終局決戰愈來愈近,這會不會真的是玉石俱焚的一局?
 
◎編輯部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96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