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獅文藝 [第686期]:莫言:高密東北鄉,文學烏托邦

點閱:1

其他題名:幼獅文藝 = Youth Literary

作者:幼獅文化編輯部編著

出版年:2011.02

出版社:幼獅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28

附註:月刊

本期封面故事

最後的咖啡 廖玉蕙

兩頰凹陷、神態疲憊、精神恍惚的母親,應家人的要求,對著鏡頭,緩緩說出了她的新年新希望:
「身體健康!明年莫要讓恁那麼辛苦。」
一輩子操勞且好強的母親,在除夕夜裡,病弱地許下了這樣的心願,四年前初三的凌晨,她依照自己的承諾,不再讓我們辛苦侍奉,永遠遠離病痛,去了極樂世界。
那個舊曆年前,徵得醫師的同意,母親從臺大醫院請假回來吃年夜飯。我取出數位攝影機為她留下身影。從鏡頭望過去,枯瘦的母親,眼神時而渙散迷離、時而凝鍊一如鷹眼般凌厲,打開紅包袋的手微抖乏力,雖然習慣性地取出鈔票,企圖數出張數,卻總無法如願,鈔票散落地上,她吃力地想彎身拾取,終究還是徒勞。
動作遲緩卻仍企圖掌控,被病痛折磨得失心掉魂的母親,一如往常地,對她的人生採取主動,即使已近油枯燈盡,仍掙扎著振作起來,接受了我們和孫子給的紅包後,也顫危危地包了一個紅包給侍候她的越傭,說:
「今年阿謙真辛苦!我的腳不太會走了!」
阿謙就站在她的右側,母親卻往左方漫漫尋索,幾度企圖凝神聚精,卻總是不能,鏡頭捕捉了母親最後的一個除夕。
母親過世百日後,我們再次透過鏡頭尋找母親,赫然發現母親的魂魄原來早早離了身,只是當時我們身陷執意搶救的局子中,竟都無所察覺。
那捲DV,留下母親最後的身影;那日,也是她最後的除夕。
那夜,穿上彩色圍兜的她,強打起精神,和家人共度最後的歡樂時光。她最掛心的小兒子—我的小哥,在我們切切的盼望中終於現身,我深吸了一口氣,差點兒哭出來。我多麼害怕居無定所、行無定向的小哥,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中,讓虛弱的母親望斷秋水!母親見到她的小兒子出現,露出一絲恍惚迷離的笑意。
「吃了東西沒?」小哥問。
「呷飽了。」母親木木的回說。
母親幾乎粒米未進,我向小哥告狀。母親低下頭,吶吶回說:
「愛呷的米件莫知在哪裡!」
長久食不下嚥的母親,意外的在我們的一再鼓勵誘導下,喝下了她人生中最後一杯咖啡,和一小口蛋捲。母親走了!每每想到在她生命途程中喝下的那杯最後的咖啡,總讓我感受到無限的安慰。胃動脈出血過後,醫生叮囑不能再讓母親喝咖啡,然而,母親和咖啡已纏綿幾近半世紀,乍然宣告必須分手,母親雖然謹守醫命,但總覺她忽忽若有所失。每回,帶母親回診,我老和醫生廝纏,告訴他咖啡禁令的不人道。醫生終於鬆口,說「嚐一些倒也無妨,不過量即可。?得到赦令的母親,仍舊謹慎小心,只有在我百般逗引下,才試它一杯,不過,喝咖啡時的享受表情,令人難忘。而母親在油枯燈盡的最後時刻,萬念俱灰,食不下嚥,卻喝下那杯咖啡,一滴不剩,我將這杯咖啡詮釋為母親一生完美的結束。
母親和咖啡的關係非比尋常。父親猶然在世時,他們夫妻倆,就經常對坐同飲。喝咖啡時,必佐以可口的小餅乾。父親過世後,母親守著父親留下的百餘盆蘭花,形單影隻地繼續父親生前為蘭花分枝散葉、繁衍後代的工作,將他們兩共同的蒔花愛好照顧成滿園的花繁葉茂,好不燦爛!咖啡和蘭花成為思念父母時最美好的記憶。
母親極嗜吃甜品,這是子女都知道的。外公家開枝仔冰店,母親常回憶小時候自己製作冰品,上學時,邊走邊舔的往事,堪稱是她最甜美的回憶。我剛結婚初期,家境稍有起色,母親常在我返家度假時,從菜市場攜回仙草、愛玉、涼粉或紅龜糕、鹼粽……等,興沖沖地端上兩碗,邀我一起吃。而我一點也不肯湊趣,總埋怨這些鄉土味十足的點心早就過時。
母親過世後,姊妹相聚,話題總還是離不開母親。二姊告訴我們,一天午後,忽然強烈地思念起母親,想起母親每回到豐原,總不忘踱到一家特定的店裡去吃一碗雪白的米苔目,於是,她立即換上衣服,特地從城西開車到城東,到該店叫一碗母親的最愛。
「我埋頭一瓢一瓢地往嘴裡送,一點一點地嚐,想從中了解媽媽為什麼那麼喜歡吃它!到底米苔目有什麼好吃的,而從來就不喜歡吃米苔目的我,竟然因此破天荒地將整碗吃光光!」
三姊最多情,一想起母親便淚流。無論何時,她總是依著母親的習慣,一杯咖啡、一疊小點心,早餐桌上,下午茶裡,嘴裡喝著、吃著;心裡想著,不斷複習著母親的舉止,她說:
「奇怪的是,媽媽走得愈久,我好像跟她愈來愈接近。」
炎炎夏日,炙熱的陽光橫過大片玻璃窗,直射進冷氣室內。姊姊們幽幽地說著,我不由紅了眼眶。母親逝去已屆四年,她的影像卻似乎愈來愈明晰,姊姊禁不住思念的召喚,坐到母親常坐的位置上試吃著母親最愛的甜品,設想著母親的心情;而我又何嘗不然!否則又怎會在忙碌的工作中,不辭辛苦地備置各項材料,在粽葉飄香的端午佳節,用著沒有章法的雙手,認真弓身艱難的包粽!儘管包出來的粽子簡直長相乖戾到極點,但吃過的兄姊無一不嘖嘖讚歎!說裡面分明是媽媽的味道!
臨終前的媽媽,一逕沈默。
「您在想什麼?」
她支著頤,坐在慣坐的沙發上,兩眼仿若注視著什麼,卻又好像沒有。
「沒什麼。」媽媽回過神來,淺笑著回答。
「什麼都沒想?不會吧!總有想些什麼吧!」我不放過,追根究柢。媽媽調整了坐姿,將交疊的左右腳交換上下,逕自微笑著,不再說話。
親愛的媽媽,那時,您到底在想些什麼?在生命行將走到盡處的那些日子,您到底在想些什麼?身體不舒服嗎?沒有。想吃點兒什麼嗎?不想。要出去走走嗎?不要。母親的微笑裡,潛藏著怎樣的祕密?為什麼一直一直地瘦下去?為什麼一口飯老含著吞不下去?
母親亡過之後,每過一天,思念便添一分。日日,我們姊妹循著母親生前的足跡,悠悠走過她曾經走過的路,每走一步,便覺又多了解母親一些。遺憾的是,母親在世時,我們似乎從未如此設法和母親接近。
除夕夜,雖親人圍繞,實際卻已魂歸離恨,枯瘦如影的母親,在寂滅的夜裡,喝過最後一杯咖啡、嚐了最後一口甜點後,她自己悄然拔掉鼻胃管、呼吸器,主動向世界宣告她不再留戀,在長媳、長孫和外傭稍一閃神間撒手塵寰。在暗夜裡,不停發出急促呼吸聲的機器不知何時悄然停止運轉,螢光幕上跳動的曲線姿態決絕地直直往另一個世界奔去!我那一輩子辛勞又堅強的母親哪!她銳意主宰命運、扭轉乾坤,丈夫的、兒女的,像逐日的夸父,一輩子從不肯認輸,最後,連何時歸去都強勢地自我主宰,不假他人或上帝之手。

臺北書展基金會定義定調今年書展的主題是「幸福」,且以神祕的不丹為主題,營造閱讀的另一種感受,如執行長林文琪所說,選擇不丹更是為了履行一個文化性的期待……

雜誌簡介

《幼獅文藝》於1954年創刊,堪稱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學雜誌,是一份專為青年學子量身訂做的文學藝術入門雜誌,亦為青年朋友通往作家的一把梯子。早慧的文學心靈,可藉由閱讀《幼獅文藝》探索人生板塊;適齡、適性的閱讀,更有助於人生經緯度的定位。曾榮獲文建會「優良文學雜誌」評鑑、及雜誌出版金鼎獎肯定。

《幼獅文藝》的刊物特色,適讀年齡:高中以上。1.文學:名家及青年寫手的文學創作,冷僻或喧嘩的文藝觀察。2.時尚:五光十色的、話題的、實用的。3.觀瞻:預見明日成為各界高手的搶先報導。4.培育青年作家的搖籃:國內目前唯一有能力、且願意關注青年文學發展的文學雜誌;長期以培養優秀青年作家為服務宗旨,幫助讀者擁有敏銳的思考及文字創作力。

  • 編輯室報告 殘念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