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第411期]:1949流離與落地, 之後

點閱:4

作者:文訊雜誌社編著

出版年:2020.01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附註: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報告
人在哪,家就在哪
 
交棒必須及早準備,也要落實行動,但又不能操之過急。睽違一年,再次執筆編輯室報告,說明世事多變,難以逆料。成事本就不易,除了要發願、持志,天時、地利、人和,更是缺一不可。今後前進的道路上,一定還會有許多險阻,相信每一次的經歷,都會淬鍊出更強韌的身心力量。
兩年半前,《文訊》停掉行之多年的「各地文學采風」、「文學記事」、「全球華文文學通訊」及「大陸有關華文文學研究動態」幾個專欄。一則每期需要四十餘頁的版面,資源分配上壓力很大;再則這方面的專欄資訊,除了研究者外,得到的關注、互動就相對較少,權衡之下只好告一段落。頓時和每個月撰稿提供資訊,共事二十餘年的各地特派員脫鉤斷鏈,心裡還真的十分不捨!本來以為這種服務性專欄的消失會波瀾不興,無人在意聞問,沒想到不斷有許多專家、讀者表示他們的惋惜與遺憾。我委婉地解釋如今網路發達,搜尋方便,我們就暫時卸下重擔。這當中有一種普遍的回應,讓我好欣慰感動:「就是因為資訊爆炸,更沒有一個媒體願意完整的紀錄、整理重要的文學活動及大事記要啊!」原來吾道不孤,我們的付出,長久以來真的得到一群人默默的關愛、認同。
早自1991年開始,《文訊》就走出台北,細心踏查台灣各縣市不同的地誌特色及文學風采,又持續舉辦了六場區域文學會議。我們已和全台灣每塊土地一起呼吸,同悲共喜,而不是享受資源的天龍國居民。此外,立足台灣放眼天下,不是目前最欠缺的視野及胸襟嗎?那些移居海外的台灣人以及負笈的留學生,他們在異鄉結合當地文化的創作與活動,難道不是我們必須理解,進而可以攜手共進,邁向一個理想的華文文學世界嗎?於是本期開始,這些難捨的舊愛,再成新歡,重回《文訊》專欄的懷抱。
在綿延的文學長河中,我們被一波波浪濤推進,前有險灘,有未知的世界,我們很少回眸,或俯身撿拾腳下的貝殼。文學世界眾聲喧嘩,有許多曖曖含光的珍珠被掩蓋、忽視,只待拂去沙土塵埃,終將再現華彩。
與清華大學楊儒賓教授鮮少往來,但對他的專業和著作,素所敬重。楊教授立論有其史觀及理想性,其中更不乏他對土地和人的深情。他常說他的研究重點不合時宜,而《文訊》多年來傾全力於文學歷史、作家作品的典藏研究,走的也是一條人煙稀少、不合時宜的文學之路。
楊教授將畢生的私人收藏,兩千多件文物,全數捐給清華大學。他雲淡風輕的說:買這些文物用的是清華大學發給的薪水,所以物歸原主也是應該的。他展現了一個當代知識分子開闊的視野以及恢弘的氣度。捐贈之前,清華大學在台北中山堂舉辦「1949」的系列講座,以及楊儒賓教授捐贈文物展。受限時間及版面,我們選擇由錢永祥主持、楊儒賓何乏筆對談,由廖炳惠主持、陳芳明孫大川對談的兩場座談,做實錄側記;另外企畫了「人在哪,家就在哪」座談,邀請王小棣、袁瓊瓊、何致和、楊樹清、廖偉棠、管仁健與會;再約了王安祈、唐捐、郝譽翔、單德興、楊儒賓、黃錦樹、簡媜,參與撰稿,在不同的處境裡各書己懷。
本期截稿同時,敬愛的尉天驄教授過世。五年前一場車禍,使他身心受創,如今卸下對人世的熱愛及牽絆,從病體的痛楚及折磨中解脫。重讀《荊棘中的探索》煌煌三十萬字,是他六十年的學思歷程,藉由一篇篇對文藝、思潮、社會、國家的針砭,追尋他心中的理想世界。哲人遠遁,思之愴然。
 
 
本期專題|1949流離與落地,之後
世代對語一王小棣.何致和.袁瓊瓊.管仁建.楊樹清.廖偉棠
時代風景一王安祈.簡媜.單德興.楊儒賓.唐捐.郝譽翔
深度思辨一楊儒賓.何乏筆|陳芳明 孫大川
特別報導|
羅家倫漢學講座:從科學人文到人文民主.余英時
憂患意識與幽黯意識.王德威
專欄筆陣|張正x唐捐x廖梅璇x高大威x黃建宏x潘怡帆x阮慶岳x蔣亞妮x果子離
人物春秋|溫小平的日常風景x馬世芳的椒麻雞x凌煙的人生廚房
嶄新陣容|全球華文文學通訊x島嶼串流
我們的文學夢|胡淑雯

雜誌簡介
 
《文訊》雜誌創刊於1983年7月1日,發行逾30餘年。2003年5月3日,《文訊》改隸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持續發展迄今,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保存、研究、傳播、發揚台灣文學。
 
基金會所發行之《文訊》雜誌,為關心新書資訊、出版動態、閱讀環境的優良人文雜誌,重視人文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提供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同時結合國內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作家、學者,共同為現代文學的發展貢獻心力。由於長期的累積及用心,獲得文藝界及學界普遍的肯定,不但已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更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 編輯室報告
  • 特別報導 五四精神的歷史延續――「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啟動暨余英時、王德威院士演說
  • 我們的文學夢 精準曖昧之事
  • 活動 動盪時代,閱讀是幸福的事――2019 Openbook好書獎頒獎典禮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