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客家 [第39期]:收成

點閱:1

作者:臺灣客家筆會編

出版年:2019.12

出版社:臺灣客家筆會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116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个話
 
各位朋友,又係冬頭收成个季節,相信每位朋友定著有淰淰个收成。《文學客家》第39期就用「收成」做專題,來肯定來祝福本刊个讀者作,期待客語文學个所有好朋友淰淰个收成!
 
這期專題有黃永達先生个新作〈菜脯鹹菜都入甕〉、張捷明先生个同書名共精采个作品〈幸福果刺波仔〉,阿熱姐先生个散文〈初冬生活札記〉、余惠蓮先生个散文〈貌頭阿相牯〉、黃坤盛先生个新詩〈金黃个季節〉、邱敏媛先生个 〈收冬戲〉、哈可星先生个〈感謝爺娘〉詩篇,懷舊、感恩在這个時節,讀來特別燒暖。
 
盡承蒙邱一帆、徐貴榮、王興寶、江昀、賴文英、劉明猷、徐碧美、黃有富、徐儀錦、日頭花、張瑞珍恁多先進提供新詩作品,還有馮輝岳先生个〈評審雜記〉、江秀鳳先生个〈阿胡牯訂婚〉、陳文姬先生个〈紅粄印記〉、李秀琴 先生个〈箱根鐵道啟示錄〉、徐佳妤个〈又見蘭花開〉、東海人个〈著驚五分 鐘〉、 細魚仔个〈放勢騎〉、莊家驥个〈你个客話 𠊎聽毋識〉散文,記錄所想。黃火廷客語小說个〈財夢〉,講過去時行一站時間个「大家樂」求明牌个家庭故事 ,盡有意思。還曾鳳嬌先生个講古系列,同徐儀錦〈客家味緒〉都盡有味緒。
 
童詩畫單元分細人仔有發表機會,特別个係這期「有影 有跡」豐富个生活圖文紀錄,從大陸、加拿新竹講客家人个腳跡,用客話寫𠊎等个文學生活,請大家繼續行下去 !

雜誌簡介
 
由一群客籍作家自掏腰包創辦的《文學客家》,上週正式創刊,未來半年出刊一期,除了鼓勵客家人說客家話以外,更希望能夠藉由刊物的出版,提供客語文學創作舞台。
 
過去雖然有很多知名的客家文學作品,例如李喬的《情歸大地》(改編為電影《一八九五》)、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及鍾理和的《笠山農場》,但是嚴格說起來,這些作品只能歸類於客籍文學作家的作品,而非以客語創作的作品。近年來開始有人強調必須以客語創作來彰顯族群文化。
 
推動《文學客家》創刊的客籍文學家、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黃子堯表示,客家文學的相關創作一直以來都屬於弱勢,現在可以看到許多以河洛話作為創作語言的書籍雜誌,但是卻看不到以客語創作的書籍。
 
《文學客家》專刊內容豐富,包含小說、散文、新詩、評論等,是集結各界喜愛客家文學,創作者作品編輯而成,除了語言的價值外,作品中也表現出各地不同客家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內涵。

  • 編輯个話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