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輔導月刊 [第409期]

點閱:1

其他題名:諮商與輔導

作者:本刊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年:2020.01

出版社: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68

本期內容簡介
 
生與死—生命教育的真諦
「死亡教育」、「臨終關懷」、「生死學」近年來已成為國內很普遍的名詞。由生到死的生命教育的確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課題。美國的“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倡導死亡教育與諮商的關係,對於世界有很大的影響。
在國外,隨著生活環境或社會環境的變化興起傳遞生命的重要性的動向,中小學興起以生命或死亡為題材的實踐。這些實踐以「生命教育」、「生命的教學」、「死亡教育」等名稱實施,可見其內容是多歧的。即使未以生命或死亡為題材,也有讓兒童、青少年去思考「生命」意義的實踐。
歸納起來,生命教育在中小學實施的內容有下列四點:
1.中小學的生命教育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實施。以小學的「動植物的飼育、栽培經驗」,中學的「腦死」等內容實施。
2.中小學學生的反應良好。教師對於生命教育有熱誠者很多,人的環境齊全,可是物理的環境不足。
3.「生命教育」的名稱最多,但是,對於「生命教育」的名稱有抗拒的人也不少。
4.大多數中小學已經實施有關生命教育的若干措施,也有今後實施計劃的學校。
生命教育的主題可以歸納為三:
1.生命尊嚴:了解生命是無可取代的,尊重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動植物的生命,對於一切生命的慈悲、尊重。了解人的生命是與一切生命的關係或調和中生存,對於有生命的一切要有感謝或調和中生存。生命尊嚴的精神是人存在的意義的根源。
2.自我肯定感:培養「自我肯定感」的意義之「生命」,否定自己的存在等於否定生存。自己的存在被認定、自己有居住的場所、自己被需要的時候產生生存的力量。培養自我肯定感就是使生命發光。自己的好處被承認就是自己的優點被肯定,它將成為共同生存的力量。
3.積極的生存:「生命」是追求「生存的方法」。自己要如何生存?如何與他人生存?不是要逃避生存而是要有強有力活下去的力量。它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有的是在心中強烈的印象或邂逅中培養。或者學習生活的方式、或者從體驗中獲得。
附帶一提的就是「珍惜生命」,要孕育活得堅強有力。站在生命尊重上去培養自我肯定感,發揮自己的優點去活出自己,也互相肯定對方的優點,活的「充滿活力」、「積極向前」,唯其如此,生命才能「發出光輝」。
今天環繞青少年的社會有許多失去生命尊嚴的事件發生,去思考「生命」的重要性日漸增加。應該傳遞生命尊嚴的家庭教育的力量低落,家屬的聯繫淡化,報章雜誌所報導的帶給我們衝擊。人應該認清即使社會迅速變遷,「尊重生命」「重視人」的心理基礎不應該喪失。造成不輕視自己或他人、不輕視生命、重視「人是尊貴的」、「生存是很難得的」基本態度是學校要領導給家庭、兒童的重要的課題。我們期待在我國已經積極展開的生命教育的耕耘會持續發展下去,這是兒童青少年的福氣,也是全國國民的福氣。

雜誌簡介
 
「諮商與輔導」月刊是一份專業性的刊物,創刊的旨趣,就是要提升輔導工作的內涵,我們渴望從事輔導工作的同仁以及關心輔導工作的各界人士,能夠共同參與。
 
適合閱讀對象:學校、企業機構、社會輔導機構、醫療機構、感化機構的輔導人員,相關研究所學生以及任何對輔導有興趣的讀者。

  • 輔導線上 生與死──生命教育的真諦
  • 禪語 萬物與我一體
  • 自我啟發 在社會上能出人頭地的人
  • 正向思考 動作敏捷的習慣
  • 幽默 幽默
  • 母親的暗示法 鼓起孩子用功的暗示方法
  • 心靈之窗 幸福就在身邊
  • 不要生氣 天生明朗的人
  • 醫療諮商新天地 心理健康BMI自我管理課程與APP開發~以幸福養心站社區高齡長者與青年學生跨齡合作經驗
  • 心理評估 「性騷擾心理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
  • 生命詩情園地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二十五) 臨床上的應用
  • 心像訓練 為什麼心像訓練能實現成功?
  • 幸福感生活 新世代的必修學分──幸褔心理學
  • 移動心靈 青少年輔導4.0──「反向作用」之功過
  • 華岡式諮商脈絡 伴侶諮商相關議題
  • 生命詩情園地 平靜心迎接地球進入2020
  • 新境界 讓溫馨與創意齊飛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