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時代弊端—先進國家對於網路霸凌的對策
網路霸凌在科技發達的歐美各國被認為是很大的教育、社會的問題。美國的霸凌很少由全班去欺凌一個人的案例,多半是數名加害者對於一個受害者有毆打等暴力行為或加以嘲笑等直接的情形較多。霸凌的研究在1970年代從挪威開始,後來影響英國、奧地利,這些國家曾經由政府主導去面對霸凌問題。美國對於霸凌問題的研究遲了二十年。美國的學校學生的藥物濫用、損壞公物、青年懷孕問題較多,霸凌問題被視為較次要的問題。1999年在科羅拉多的高中發生槍枝濫射事件之後霸凌問題才受到注意。因為闡明一位加害者長年以來是霸凌的受害者,很可能因為復仇而引起濫射事件。
可是美國對於網路霸凌的關心則比歐洲各國早,學術論文或有關書籍也較早發表。因為在2006年一位女中學生在社會網路(SNS)被霸凌而自殺,網路霸凌問題日趨嚴重,受害學生因為各種因素而成為網路霸凌的對象。美國對於同性戀的厭惡感很高,受害學生可能有種種因素而成為受害對象,美國對於性的少數派有厭惡感,同性戀學生受害傾向更高。根據美國學者的研究,證明網路霸凌受害者的憂鬱症狀比一般學生多兩倍以上。同時有低自我肯定感和高自殺率,有社會焦慮問題。
不僅是在心理上的不良影響,在行為上也有問題。受害學生與拒絕上學、藥物濫用等問題行為也有關聯,隨身攜帶護身武器者比一般學生多八倍,加害者的抽煙、飲酒、破壞器物或傷害問題證實網路霸凌是對於青少年的發展有嚴重影響之教育社會問題。
澳洲有許多網路安全或針對網路霸凌的計劃。政府對於其開發運作支付巨額的研究經費。其代表性的有下列幾項:
1.霸凌或網路霸凌的問題不只是受害者或加害者而應該整個學校去對付,因此分發網路安全手冊給教師。同時也在網路提供可以使用的課程。製作讓小學高年級可以安全使用網路的節目,經常播放小孩用的動畫卡片、教師用、家長用的資訊。學校可以實施的詳細的課程設計、教師可以用的手冊、學生用的資料。因為製作細膩,即使教師沒有充分的知識或時間也可以輕易實施。
2.用簡單的語言對孩子介紹「霸凌是什麼?」、「霸凌種類有多少?」、「霸凌的結果發生的問題的例子」,這樣可以教導霸凌的基礎。因為不同種族、性傾向的少數者、性別、障礙者往往會成為標的,所以也談到差別問題,說明霸凌是因為不尊重任何人不同的事情、他人不尊重而嘲笑,這就是霸凌。因此也「可以適用於人權教育」。雖然學校很難導入敏感的內容,只要按照HP教,教師的負擔也可以減少。教師用的冊子有關於霸凌的法律或校規。
英國有Childnet Internet與英國的MSN社共同自2005年把Know it All, Let's fight it together的CD或DVD分發給全國國高中,列有學習內有學習安全的網路利用、學習網路霸凌的紀錄片樣式的錄影帶和預防教育課程,為了不讓教師的單項溝通,準備了討論大綱與問題。2006年與政府合作把Know it All for Parents發給十萬戶。內容有親子關於網路安全的解答難題與比賽。
網路霸凌的歷史尚淺,預防、介入的計劃剛開始實施,因此,今後需要這些方案的有效性加以證明、改善。所以需要學校、家庭、研究者的合作。從出生後就有網路、手機在身邊的孩子們需要高度的技巧能力,實在不容易應付。家庭需要就在網路上與其他人做適當的溝通方法、風險交談,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注意這件事的態度。家庭不要把技巧教育只委諸學校,學校也不要閉門造車,要積極求大學研究人員或企業的資訊,尋求解決之道。所以合作關係的建立很需要。如果與歐洲、澳國比較,預防教育尚有加強的空間。因為預防教育在學生年齡愈輕時愈有效,因此需要從小學開始就導入,建立「網路霸凌必然會被揭穿」的共同意識。
章節
- 輔導線上 時代弊端──先進國家對於網路霸凌的對策
- 正向思考 把握讓頭腦靈活的要領
- 臨床心理學辭典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 諮商心 關係可以發展
- 心靈之窗 信心
- 醫療諮商新天地 早療兒媽媽的失落與悲傷因應方式
- 心理評估 虛擬實境暴露法(VRET)對鳥禽恐懼症之治療案例分析
-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 認知行為治療講座(二十六)
- 幸福感生活 幸福感生活的提案──以《坎伯生活美學》為例(上)
- 禪語 無位真人
- 臨床心理學家 蘇利文(Sullivan, Harry Stack)
- 移動心靈 青少年輔導4.0──昇華&修煉
- 諮商辭典 積極技巧(influencing skills)
- 活出自己 慎重、踏實是貴重的能力
- 生命詩情園地 從容不迫──醫院一景紀實有感
- 新境界 綠活傳愛小田園